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医疗事故> 医疗纠纷赔偿原则

医疗纠纷赔偿原则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3-15 10:24:29 0人浏览

导读:

发生医疗纠纷后,作为医治一方应该怎么办呢?怎样做才能及时解决医疗问题,化解医疗纠纷呢,医疗纠纷的解决也是要遵循一定原则的,现今医疗纠纷赔偿原则有哪些?医疗纠纷处理流程是什么?针对这几个问题下面为您解答疑惑,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医疗纠纷赔偿原则
  • 医疗纠纷处理的原则包括:合法原则、坚持不以医疗事故鉴定为前置的原则、医患双方地位平等原则、坚持过错原则(即双方当事人依照其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诚实信用原则等。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一条为了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制定本条例。第三条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 发生医疗事故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协商和解、通过他人调解或者向法院起诉等方式进行处理。对于医疗事故,能够医患双方相互协商解决的话是最好不过的。但是有时候,医患双方就医疗事故已经达成和解了,但是之后一方又反悔了,向法院起诉了,这时该怎么处理呢?一、医疗事故纠纷和解后又起诉怎么处理在诉讼之前,当事人可以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或者医疗过错鉴定,医疗事故鉴定由医学会鉴定,医疗过错鉴定由司法鉴定中心鉴定。进行鉴定并不是医疗纠纷诉讼的法定前置程序。在举证责任方面,患者对患方和院方存在医患关系,以及产生了损害后果负有举证责任,院方对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以及医疗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负有举证责任。在案由选择方面,医疗纠纷涉及的案由主要有三大类,包括医疗损害赔偿纠纷、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和医疗服务合同纠纷,有些案件还可以以普通的人身(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为案由。实际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案由进行诉讼...
  •   发生医患纠纷,病人抱怨:投诉无门、投诉无用;碰到“医闹”,医院也很无奈,甚至影响正常诊疗,在我国,医疗纠纷的处理原则有哪些?疗纠纷的处理途径是怎样的?针对这几个问题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疑惑,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医疗纠纷的处理原则

      1、过错责任原则,是指以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为承担民事责任的充要条件,即行为人仅在有过错的情况下,才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就不承担民事责任。在过错责任下,对侵权行为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受害人有义务举出相应证据表明加害人主观上有过错,以保障其主张得到支持。加害人过错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其赔偿责任的范围产生影响。

      2、推定过错责任,是指行为人致人损害时,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就要推定其有过错,并承担侵权责任。推定过错责任,仍以过错作为承担责任的基础,因而它并不是一项独立的归责原则,只...

  • 医疗纠纷的归责原则是:1、过错原则,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2、过错推定原则,医疗机构存在法定违规行为的,推定其有过错,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三)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
  •   医疗纠纷到法院进行审理的时候,法院是需要对该起医疗纠纷案件,来进行归责的,因此就需要按照侵权责任法中的相关法规,来对其进行划分了。那么今天就跟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看看医疗纠纷的归责原则是什么以及相关问题的解答是怎样的吧!

      一、医疗纠纷的归责原则是什么

      医疗纠纷的归责原则以过错责任为原则,以推定过错、无过错原则为例外。依据是《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二、解决医疗纠纷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医患纠纷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解决:

      1、自行协商。医患双方可以自主自愿地进行协商处理,所达成的协议只要不是受胁迫所签或存在重大误解,其协议是合法有效的。这种处理方式对医患双方来说无疑都是最优选择,不仅利于改善医患关系,而且医院的声誉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2、行政解决。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

  • 处理医疗纠纷的基本原则:1、以医疗事故鉴定为补充证明,不以医疗事故鉴定为解决前置的原则;2、平等原则;3、过错责任原则;4、合法原则;5、其他基本原则。法律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发生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双方自愿协商;(二)申请人民调解;(三)申请行政调解;(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第十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投诉接待制度,设置统一的投诉管理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在医疗机构显著位置公布医疗纠纷解决途径、程序和联系方式等,方便患者投诉或者咨询。
  • 三种归责原则分别是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原则认定民事主体承担民事责任的依据,仍是民事主体的过错,只不过主要的举证责任由原告转向了被告,但其在本质上仍应属于过错责任原则。案件认为可按患者选择的诉由进行分类分析。1、如患者选择了侵权之诉,依《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二款“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规定,医疗侵权行为属于侵权行为,医疗侵权责任如用会计师、律师、建筑师等专家责任一样,在归责原则上适用过错责任原则。2、如患者选择了违约之诉,依《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规定,该案件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但是,一般来说医疗合同里医疗机构承诺向患者提供的仅是尽心尽力提供医疗服务,而不是治愈疾病。因此如医疗机构违反了合同一般也就是出现了诊疗护理过失,从...
  •   当发生侵权行为的时候,需要对于责任进行一个划分,侵权行为的规则需要按照一定的法定的原则。那么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有哪些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解答。

      我国民法规定的侵权行为归责原则有三种:

      一、过错责任原则

      是指当事人的主观过错是构成侵权行为的必备要件的归责原则。过错是行为人决定其行动的一种故意或过失的主观心理状态。

      二、无过错责任原则

      指当事人实施了加害行为,尽管其主观上无过错,便根据法律规定(民通106条系3款)仍应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

      三、公平责任原则

      指损害双方的当事人均无过错,但如不补偿受害人的损失又显失公平的,法院可根据具体情况和公平观念,要求当事人分担损害后果。

      以上即是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有哪些的内容。

  • 人都会生病,生病就会依靠医生进行帮助,但还是有些时候我们如果出现了一定病情的恶化如果有不理解医生的话就会出现医疗纠纷,那么关于医疗纠纷我们如果要进行处理的话就必须要知道一定的法律知识。一、医疗纠纷处理法律依据是什么1、首先是《侵权责任法》第七章“医疗损害责任”。主要注意的点有:1、医务人员过错,必须向医院追讨赔偿;2、医疗机构有三项免责事由(患者不配合、抢救生命垂危已经尽力、当时医疗水平所限)。2、其次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十七条起到最后的那些法律条款。这些条款告诉您如果出现医疗纠纷以后,应该怎么索赔,有哪些费用可以索赔。3、最后有两个注意点:一是我国有一个《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但由于立法的原因,这个条例对医疗事故的赔偿,还不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赔偿。因此,索赔时应注意避开引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二...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