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综合> 泄漏个人信息立案条件

泄漏个人信息立案条件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4-18 08:48:26 0人浏览

导读:

立案就是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决定将其作为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立案的首要条件是应有犯罪事实,若没有犯罪事实的话就不能立案。那么泄漏个人信息立案条件是什么?下面法律快车小编将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泄漏个人信息立案条件
  • 泄漏个人信息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1、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2、非法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3、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五)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 个人信息泄露的立案标准是:本罪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主要是要求情节达到严重的标准。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只要行为人私自获取、出售或者提供有关公民个人的一些有关行踪或者个人其他身份信息的事情超过五千次,并且通过这些信息非法获取的钱财超过五千元以上,就达到了情节严重的标准。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
  • 很多朋友们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并不太重视,有一些犯罪分子就会利用这些漏洞来盗取他人的个人信息,这种行为其实是属于违法的行为,要受到一定的处罚。那么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怎么处罚?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一、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怎么处罚一般情况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第九条网络服务提供者拒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用户的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的规定,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定罪处罚。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二、泄露个人信息罪多少条入罪非法获取、出...
  • 一般向他人出售、提供公民信息是违法的,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信息罪。情节严重是指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的数量、次数较多,获利较大,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给公民个人生活或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害;或者所出售、非法提供信息被他人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等等。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 (一)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体系为保障网络信息依法有序自由流动,防止公民个人信息被窃取、泄露和非法使用,我国应在现有立法基础上,制定系统、完整的法律,提升法律的执行效力,明确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权责关系、侵权救济等问题,健全法律的配套实施细则,细化相关法律解释,提高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可操作性,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体系。(二)强化个人信息保护监管法律效力为避免多头监管产生的决策分散、监管无序等问题,应出台法律强化个人信息保护监管的法律效力。一方面要通过法律明确个人信息保护的主管部门,加强各相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形成高效的监管体系。另一方面要在法律层面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机制,规范信息采集主体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明确所采集数据的使用权边界,从源头上预防非法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三)理顺个人信息保护的司法程序一方面,应加强现有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的惩罚措施,加大对个人信息非法买卖的打击力...
  • 泄露公民信息立案标准就是满足构成犯罪的构成要件,即以窃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

    根据《刑法》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盗窃罪、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

    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