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刑法> 错误实施刑事拘留

错误实施刑事拘留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1-21 14:23:50 0人浏览

导读:

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在刑事案件侦查中,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暂时采取的强制措施。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若被拘留人被批准逮捕,则依据《刑事诉讼法》审理,刑事拘留不是处罚或者制裁。若后被无罪释放,被拘留人可以申请国家赔偿。以下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错误实施刑事拘留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错误实施刑事拘留
  • 近日,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市首例涉及国家双重赔偿的案件作出判决,决定对公安机关错误刑事拘留期间造成的损失不再另外给予赔偿。

    2001年6月,泗洪县曹庙乡桑庄村四组骆广中、骆雨中兄弟俩因涉嫌寻衅滋事被泗洪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7月,宿迁市劳动教养委员会决定对二人劳动教养一年零六个月。后二人提起行政诉讼,该劳动教养决定被法院判决撤销,市劳动教养委员会赔偿二人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间的各项损失计52000元。

    今年2月,二人再一次向泗洪县公安局提出刑事赔偿申请。县公安局以二人刑事拘留期间的损失已由市劳动教养委员会一并赔偿为由,决定不再给予刑事赔偿。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县公安局对没有事实证明有重大犯罪嫌疑的骆广中、骆雨中二人刑事拘留,应承担错误拘留的刑事赔偿责任;市劳动教养委员会违法对二人采取劳动教养的行政强制措施,应承担行政赔偿责任。此两种赔偿责任在...

  • 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刑事拘留有一定的期限,当达到一定的期限之后,相应的机关应该放人,但是,放人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下面一起学习一下下面这一篇文章,刑事拘留30天放人满足的条件,希望对你的问题有所帮助。一、刑事拘留30天放人满足的条件刑事拘留已经是涉嫌犯罪,除了公安机关侦查后认为不构成犯罪的情况,是不会刑事拘留30天放人的,公安机关侦查阶段刑事拘留最长可达37天。如果构成犯罪,案件当事人会被公安机关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由法院判决。如果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可以暂时离开看守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
  • 据新华社广州7月30日电 因身份遭冒用,张元贵在广州被警方错误地实施刑事拘留13天。释放后,张元贵向公安机关索赔4.5万元。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近日审理本案后决定,广州市海珠区公安分局向张元贵赔偿人身权损失1087.58元,并赔偿交通费、住宿费等直接损失415元。

    2006年1月,广州市某工厂发生盗窃案件,海珠区公安分局经调查发现该厂某员工有重大作案嫌疑。因该犯罪嫌疑人冒用了张元贵的身份资料,导致2006年7月28日张元贵在河南信阳被当地公安机关抓获,后押送至广州。海珠区公安分局经进一步调查发现真相后,于2006年8月9日在广州就地释放了张元贵。

    张元贵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提起申请,要求海珠公安分局赔偿其被错误拘留15天的损失1099.5元,并赔偿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误工费、精神损失费等,共计4.5万元。

  • 刑事拘留和逮捕的不同:1、刑事拘留后的法定羁押期限一般为三到七天,最长不能超过三十七天。逮捕后的羁押期限则没有限制,可以一直羁押到案件审理完毕;2、刑事拘留可以由侦查机关包括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直接做出决定。逮捕则必须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七条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十四日以内作出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决定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三日。对不需要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对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 刑事拘留是一种强制措施,会出现在刑事诉讼的过程当中,这里的犯罪嫌疑人时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政拘留是一种行政处罚,通常适用于严重违反治安管理但不构成犯罪的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 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   行政拘留是一种非常重要,同时也是很常见的一种行政处罚的种类。专门指法定的行政机关(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不过虽然同为拘留,它与刑事拘留是不同的,那么行政拘留与刑事拘留有什么不同呢?

      1、法律性质不同:刑事拘留是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强制措施,本身不具有惩罚性;司法拘留是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人采取的具有惩罚性质的措施;而行政拘留是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人采取的,具有处罚性质。

      2、适用对象不同:刑事拘留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司法拘留实施了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人,既包括民事诉讼参与人,也包括案外人;行政拘留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尚不构成犯罪的人。

      3、法律依据不同:刑事拘留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实施;而司法拘留《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处罚法》等多种行政法规规定实施。

      4、适用机关不同:刑事拘留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

  •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

    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据此规定,取保候审有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两种方式。对同一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决定取保候审的,不能同时适用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

  • 核心提示:治安拘留和刑事拘留有什么不同?刑事拘留。它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遇有紧急情况,暂时限制罪该逮捕的现行犯或重大嫌疑人的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方法。下面就由法律快车的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两者的区别。刑事诉讼中的拘留,称为刑事拘留。它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遇有紧急情况,暂时限制罪该逮捕的现行犯或重大嫌疑人的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方法。一、刑事拘留的具体适用是:(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被发觉的;(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5)的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治安拘留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而采用的强制方法。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