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刑法> 刑事速裁程序改革

刑事速裁程序改革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1-21 14:28:17 0人浏览

导读:

如今,世界各国均面临着司法资源紧缺的现实,司法机关一直在考虑如何在保证司法公正的前提下合理配置司法资源、不断提高司法效率的问题。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刑事速裁程序改革,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刑事速裁程序改革
  •   我国的刑事诉讼是典型的直线型结构,即立案侦查,提起诉讼,审判执行。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此结构中各自把持一段。本文从改革和创新的角度,仅对诉讼的开始--立案程序谈点粗浅的看法,以求建立更加合理的诉讼结构。

      一、现行刑事立案程序的弊端  我国现行的诉讼法将立案作为独立的诉讼阶段加以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出台了相应的规则和解释,细化了操作的步骤和标准。当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司法界,普遍认为立案是刑事诉讼开始的标志,是每一个刑事案件都必须经过的法定阶段,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特定的诉讼任务。最近,笔者通过对实际侦查工作的考察和分析,认为我国刑事诉讼法对立案程序独立性的规定存在一些弊端。

      (一)《刑事诉讼法》对立案阶段的规定,使受案主体的"审查活动"的性质模糊不清。  立案程序的中心任务是对立案材料的审查,依相关法律规定,这种审查并非程序上的审查...

  •   我国的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在认定事实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依职权提起并由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重新审理的一种诉讼程序。再审程序在纠正错案、维护司法公正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再审程序实施效果未尽人意。主要表现在:1.申诉难和申诉乱的状况依然十分突出,不少明显存在错误的裁判无法通过再审程序得到纠正;2.一些案件多次再审,裁判的稳定性和权威性遭到破坏,而且耗费了当事人和国家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司法成本大幅上升。  造成我国再审程序弊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理念认识上的偏差,也有制度设计上的失误。因此,改革和重构我国的再审程序,需要从理念到制度,并结合我国的社会现实予以考察。  一、再审理念之检讨  我国刑事诉讼中再审程序的确立,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认识路线在刑事诉讼中的具体体现。实事求...
  • 检察院的侦查监督职权通过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的具体途径和手段实现。侦查监督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通过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程序,发现和纠正侦查机关侦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派员参加侦查机关对重大案件的讨论和其他侦查活动,履行侦查监督职责;当诉讼参与人对侦查人员在侦查活动中侵犯其诉讼权利和人身权利的行为提出控告时,检察院及时接受并及时审查,发现违法及时纠正,依法处理;通过审查公安机关执行检察院批准或者不批准逮捕决定情况,发现违法情形,履行侦查监督职责。

      检察院进行侦查监督的具体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口头纠正方式。对于情节较轻的违法行为,如属个别侦查人员的违法,应当向违法者本人口头提出纠正意见;对于带有普遍性的违法行为,应当向侦查机关的负责人提出纠正意见。检察人员参加讯问犯罪嫌疑人、勘验现场等侦查活动中发现侦查人员有违法行为应及时提出。二是书面纠正方式。对于侦查机关在侦查活动中比较严重的违法行为,...

  •   核心导语:刑事诉讼中是一个看起来简单,但是其实也是复杂的过程,在进行诉讼程序中,主要需要明确关于这个诉讼的简易程序与及普通程序的问题,那么需要如何理解呢?法律快车小编下文与你探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刑事诉讼简易程序是指基层人民法院对某些简单轻微的刑事案件,依法适用简化的审理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诉法》)第一百七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下列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

      (一)对依法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的公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人民检察院建议或者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

      (二)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三)被害人起诉的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刑诉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 ,发现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应当按照本章第一节或者第二节的规定重新审理。”这就是简易程序转为...

  •   如果遇到一些民事案件纠纷的话,要注意正确的处理流程,一般由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和审判,如果对于审判的结果不满意的情况下,可以提出抗诉。那么民事案件抗诉的程序是怎样的?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一、民事案件抗诉的程序是怎样的  (一)抗诉的提出

      抗诉的提出是指哪一级别的人民检察院对哪一级别的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哪一级别的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诉。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提出抗诉;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不得直接提出抗诉,只能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二)抗诉的方式

      抗诉的方式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提出抗诉采取的方式。人民检察院决定对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提出抗诉的,应当制作抗诉书。抗...

  • 刑事案件一审上诉程序为:上诉可以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也可以直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通过第一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审查上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上诉状后三日以内将上诉状交第一审人民法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一条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同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以内将上诉状交原审人民法院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 公安机关的刑事立案程序如下:1、公安机关接受立案材料;2、对立案材料进行审查和处理;3、审查结束后,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4、对于不够刑事处罚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依法及时处理。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 刑事申诉程序是这样的:1、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并提交申诉状、判决书等材料。2、经人民法院审核后,符合条件的,应予受理;不符合条件的,应予驳回3、申诉符合法定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进行重新审判。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第二百五十三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一)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二)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三)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四)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五)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
  • 对行政处罚适用程序的具体规定:如果案件的事实简单、清楚、处罚较轻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适用简易程序;而除可当场作出处罚决定的以外,行政机关需适用普通程序;但是对于拟作出较重行政处罚的案件,行政机关可适用听证程序。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二百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三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五十四条除本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的可以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外,行政机关发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的,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据;必要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进行检查。符合立案标准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立案。第六十三条行政机关拟作出下列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一)较大数额罚款;(...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