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综合> 管制的执行机关

管制的执行机关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11-11 11:27:57 0人浏览

导读:

管制的执行机关是社区矫正机构。依据刑法规定,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应当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管制期满后,执行机关应即向本人和其所在单位或者居住地的群众宣布解除管制。法律快车小编收集整理了管制的执行机关相关信息,提供给大家参考,欢迎大家的阅读!
管制的执行机关
  •   对于一些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其中有管制以及拘役等行为,限制他人自由,那么对于限制犯罪自由具体是由哪个机关进行执行相关的法律行为呢?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管制由哪个机关执行问题的解答,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往下看。

      一、管制由哪个机关执行

      对于管制的执行机关一般是公安机关来进行执行,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应当由人民法院交由公安机关执行,其他任何机关都没有这个权力,管制是由人民法院判决,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其一定自由,交由公安机关管束和监督的一种刑罚方法。因此管制的执行只能由公安机关来进行处罚,只能由公安机关来进行管制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八条 管制的期限与执行机关 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违...

  • 管制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并由社区矫正机构对其实行社区矫正。公安机关可监督被管制的犯罪分子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按规定报告活动;按规定会见客人;以及按规定行使其政治权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八条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违反第二款规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第三十九条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三)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四)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五)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 对于被判处管...
  •   刑法解释:第三十八条【管制的期限和管制刑执行机关】

      第三十八条 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执行。

      【解释】本条是关于管制的期限和管制刑执行机关的规定。本条分两款。

      第一款是关于管制期限的规定。根据本款的规定,管制的期限,最高为二年,最低为三个月。

      第二款是关于管制刑执行机关的规定。根据本款的规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应当由人民法院交由公安机关执行,即对管制刑的执行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其他任何机关都没有这个权力。根据公安部的有关规定,执行管制的具体机关应当是县(市)公安局、公安分局及相当于县级的公安机关。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八条的规定,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执行期满,由执行机关通知本人,并向有关群众公开宣布解除管制。

      公安机关在对犯罪分子执行管制刑时,应当注意贯彻群众路线,即充分发挥有关单位或基层组织的作用,依靠群众,监...

  •   核心内容: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交由公安机关管束和人民群众监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那么应当遵循哪些规定呢?下文法律快车小编与您分析,希望下文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3)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4)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5)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

      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

      相关知识:

      管制的期限主要有以下的规定:

      管制作为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3年。这一期限既反映了管制作为轻刑的特点,又不失作为刑罚的必要惩罚作用。管制刑期的上限虽然比拘役长,但由于管制只是限制...

  • 管制执行期间应遵守的规定有: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法律依据:《刑法》 第三十九条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三)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四)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五)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 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
  • 管制执行期间行为人再违反法律的处理规定是:尚未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其中,依法予以治安拘留的,应当在治安拘留执行期满后继续执行管制,治安拘留时间不计入管制期限;符合劳动教养条件的,可以依法决定劳动教养,劳动教养执行期满后继续执行管制。对于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法律依据:《关于被判处管制的罪犯在管制执行期间实施违法行为如何处理有关问题的批复》一、对被判处管制的罪犯在管制执行期间实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其中,依法予以治安拘留的,应当在治安拘留执行期满后继续执行管制,治安拘留时间不计入管制期限;符合劳动教养条件的,可以依法决定劳动教养,劳动教养执行期满后继续执行管制;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管制的执行和禁止令都有什么内容?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人身自由、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的刑罚方法。管制是我国主刑中最轻的一种刑罚方法,属于限制自由刑。禁止令是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宣判管制、宣告缓刑的同时,判令禁止其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的命令。法律快车小编在本文就管制的执行和禁止令的法律知识详细介绍。

      一、管制的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即不将其羁押于一定的设施或者场所内;

      2、限制罪犯一定的自由,即罪犯必须遵守《刑法》第39条的各项规定,人民法院在判处管制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3、具有一定期限,即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3年;

      4、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享有除被限制之外的各项权利,如未附加剥夺政治权利者仍然享有政治权利,在劳动中同工同酬等...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