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刑法> 指使他人犯罪会判刑吗

指使他人犯罪会判刑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10-11 09:51:39 0人浏览

导读:

教唆他人犯罪的,可能会被判刑。如果被教唆人犯罪的,则按照教唆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对其进行处罚;如果被教唆人未犯被教唆的罪,则对教唆人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那么指使他人犯罪会判刑吗?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以下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指使他人犯罪会判刑吗
  • 犯罪既遂会判刑,应当坚持罪刑法定原则予以刑事处罚。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是犯罪的基本形态之一。法律依据:《刑法》第三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指使他人犯罪,指使者与被指使者构成共同犯罪,根据二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指使他人犯罪属于法律上的“教唆”,指使者与被指使者同样须要承担刑事责任,根据各自在共同犯罪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定罪处罚。一般而言,被教唆者起到次要作用,属于从犯,教唆者起到主要作用,属于主犯,即使被教唆者没有犯被教唆的罪,教唆者也须要承担责任,只不过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 犯罪预备会判刑,但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罪预备在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预备行为是为侵害某种客体制造条件,并希望以此保证犯罪的既遂。法律依据:《刑法》第十三条 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刑法》第二十二条 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   很多人可能觉得只有吸毒的人被抓到才会被判刑,实际上这种认知是完全错误的。在实践中,单纯吸毒被抓是不会被判刑的,反而是教唆吸毒的人会被判刑。那么,教唆他人吸毒会判刑多久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

      《刑法》第353条第1款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第3款规定,引诱、教唆、欺骗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

      犯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而情节严重的,是本罪的加重处罚事由。这里的情节严重,是指多次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的;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使他人形成毒瘾的;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等。

      引诱、教唆、欺骗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是本罪的从重处罚事由。

      以上就是对教唆他人吸毒会判刑多久的回答,谢谢阅读!

  • 正当防卫指的是当事人在遭受他人的不法侵害时,所采取的一定的反击手段。这种反击手段只要使用得到是不需要承担相应刑事责任的,当时如果防卫过当也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更多关于正当防卫致人受伤会构成犯罪的相关知识,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您来一一介绍。一、正当防卫致人受伤会构成犯罪吗正当防卫致人受伤如果在合理的限度内是不会构成犯罪,但是防卫过当造成严重后果,比如致残或致死的,或给他人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的构成犯罪,就会援引对相应的罪名追究防卫过当者的责任,比如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等。二、正当防卫的限度把握以及意义1.不法侵害的强度。所谓不法侵害的强度,是指行为的性质、行为对客体已经造成的损害结果的轻重以及造成这种损害结果的手段、工具的性质和打击部位等因素的统一。对于不法侵害实行正当防卫,如果用轻于或相当于不法侵害的防卫强度不足以有效地制止不法侵害的,可以采取大于不法侵害的防卫强度。当...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