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公司法> 伪劣商品的概念

伪劣商品的概念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10-27 08:54:12 0人浏览

导读:

伪劣商品是指生产、经销的商品,违反了我国现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其质量、性能指标达不到我国已发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所规定的要求,甚至是无标生产的产品。那么伪劣商品的概念?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以下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伪劣商品的概念
  •   现在,太多商品安全问题的案例了,引起消费者的恐慌,对于以牟利为目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那么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并为大家提供一份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案例供大家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16条规定: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这里要注意的是:

      “掺杂、掺假”,是指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异物,致使...

  • 犯生产、销售劣药罪,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的后果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四十二条

    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药品使用单位的人员明知是劣药而提供给他人使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制假售假行为呈现多样化、高端化的趋势。那么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立案标准是什么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立案标准: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这里要注意的是:

      1.“掺杂、掺假”,是指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异物,致使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或者产品明示质量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降低、失去应有使用性能的行为;

      2.“以假充真”,是指以不具有某种使用性能的产品冒充具有该种使用性能的产品的行为;

      3.“以次充好”,是指以低等级、低档次产品冒充高等级、高档次...

  •   大家好,我是法律快车特邀嘉宾张利民律师。

      以下为大家解答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怎么处罚的问题。

      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

      《刑法》第140条规定,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50万元以上不满200万元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0万元以上的,处15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第150条规定,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

  • 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对行为人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生产、销售假药罪构成条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个人和单位;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上为故意。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药品使用单位的人员明知是假药而提供给他人使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罪是指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情节严重的行为。犯此罪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法律依据:《刑法》第四百一十四条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制假售假行为呈现多样化、高端化的趋势。那么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立案标准是什么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立案标准: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这里要注意的是:

      1.“掺杂、掺假”,是指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异物,致使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或者产品明示质量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降低、失去应有使用性能的行为;

      2.“以假充真”,是指以不具有某种使用性能的产品冒充具有该种使用性能的产品的行为;

      3.“以次充好”,是指以低等级、低档次产品冒充高等级、高档次...

  •   大家好,我是法律快车特邀嘉宾吴国强律师。以下为大家解答“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判刑几年”这一问题!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产品质量法规和工商管理法规,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数额较大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140条的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在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