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继承法> 美国遗产继承法

美国遗产继承法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10-08 15:16:32 0人浏览

导读:

我们知道,遗产是可以继承的,遗产继承是指生前享有财产因死亡而转移给他人的死者为被继承人,我国婚姻法对父母的继承顺序和份额有明确规定,那么,美国遗产继承法呢?为您整理了以下相关资料,以供大家参考。那么美国遗产继承法?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以下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美国遗产继承法
  •   伊斯兰教法主要门类之一。系关于穆斯林遗产继承法规的统称。因教派而异。逊尼派与什叶派各有自己的继承制度,自成体系。逊尼派四大教法学派之间亦有细微的差别。其有关规定以《古兰经》律例和圣训律例为基础,不同时代解释不尽相同。主要内容包括遗产管理、遗嘱、遗赠和法定继承(按经、训、教法规定的固定份额继承遗产,亦称份额继承制)、遗嘱继承等。为教法最复杂、最完整、详尽的一个门类。

      逊尼派继承法形成于9世纪阿拔斯王朝(750~1258)初期,以该派四大教法学派的学说为据。其特点是以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相结合,既维护伊斯兰教前父系继承人的权益,又对从前没有继承权的母系亲属和部分父系亲属予以适当的照顾。其基本原则是:(1)按遗嘱处分遗产不得超过亡人全部净资产(即清偿亡人生前债务、扣除安葬费用后的资产)的1/3,这部分遗产用以周济曾以各种方式帮助过亡人的邻里、生前友好等,其余2/3按各自应得的份额在法定继承人...

  • 继承法的诉讼时效的规定是从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三年。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法律依据:2021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我国《继承法》中有很多关于遗产继承方面的详细规定,包括法定继承、遗嘱继承等等。下面,和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看看遗产继承法当中关于遗嘱继承方面的法条内容吧。

      《继承法》 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数人继承。该条款表明了遗嘱继承是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人,可由被继承人生前所立遗嘱决定由谁继承,如果被继承人生前其法定继承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而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人却尽了赡养义务,照顾被继承人生活,给予精神慰藉,被继承人生前立下遗嘱,指定尽了赡养义务人(法定继承以外的)继承其遗产,是合法的,是受法律保护的。

      《继承法》对遗嘱继承和遗赠规定如下:

      第十六条 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  

      继承法规定的当事人对继承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叫做诉讼时效。在诉讼时效内不起诉,就意味着当事人放弃了请求法院对其继承权予以保护的诉讼权。超过法定诉讼时效而起诉的法院不予受理。

      关于诉讼时效,继承法规定,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这就是说,继承权诉讼时效包括两种情形:一是二年的一般规定,二是二十年的特殊规定。

      对于二年的一般诉讼时效,其期限从继承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他的权利被侵犯的那一天算起。例如,张三的哥哥在其父亲死亡后,未通知张三就独吞了全部遗产,张三在1996年5月5日才得知此事,那么,张三向法院起诉的有效时间就从l996年5月5日起计算,至1998年5月4日止。超过了这段时间,法院就不再受理张三的起诉。不过,如果当事人未在二年的法定期限内起诉,不是由于主观原因,而是存在客观...

  • 继承法的诉讼时效的规定是从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三年。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法律依据:2021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3条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法。商‌公民可继承的其它合法财产包括有价证券和履行标的为财物的债权等‌。‌

      2﹑遗产在家庭共有财产之中的‌,‌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分出他人的财产‌法。商‌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 间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遗产‌,‌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

  •   继承权是继承人在继承法律关系中享有的权利,因而是继承法律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继承权,也就构不成继承法律关系。研究与继承相关的问题,首先应该把握好继承权这一概念,离开继承权说继承就没有实际意义。

      推荐阅读:

      财产继承

      财产继承有什么法律特征

      继承法,是解决公民死亡后其遗产归属问题的法律。 我国继承法共分5章37条。

      其主要内容有:

      ⑴继承开始的时间;

      ⑵继承开始的地点;

      ⑶法定继承;

      ⑷遗嘱继承和遗赠;

      ⑸继承权的接受、放弃和剥夺等。

      我国继承法有以下一些原则:

      ⑴实行继承权男女平等的原则;

      ⑵保护公民个人财产所有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的原则;

      ⑶养老育幼、团结互助的原则;

      ⑷继承人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⑸对于被继承人生前的债务实行限定继承的原则。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