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刑法> 怎样认定犯罪中止

怎样认定犯罪中止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8-18 15:52:58 0人浏览

导读:

认定犯罪中止就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犯罪形态分为预备、中止、未遂、既遂,中止犯主观上表现为行为人自动的意思表示,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法律快车小编收集整理了相关信息,提供给大家参考,欢迎大家的阅读!
怎样认定犯罪中止
  •   我国刑法规定了犯罪中止的犯罪形态,那绑架罪犯罪中止认定是怎样的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解答疑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犯罪中止的规定,即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应是指从犯罪预备、实施犯罪、以及犯罪行为实施终了而犯罪结果尚未发生的过程中。犯罪嫌疑人仅仅绑架了人质,尚未进一步实施勒索财物行为可以说行为人预定的犯罪过程并没有结束,犯罪嫌疑人主动停止犯罪,这种情况认为是犯罪中止,不仅符合中止的主观要求,而且也符合成立中止的时间要求。

      因此,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绑架行为以后,自动放弃继续勒索行为,结束控制被害人处于的不法状态,应当以中止犯论处。

  •   我国有专门的刑法对犯罪行为进行打击和处罚,案件的情况不同处罚的轻重也会不同。根据犯罪的性质而定可以将其分为犯罪中止、犯罪未遂、犯罪既遂等情况。那么犯罪中止怎么认定和处罚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您来解答这个疑惑。

      一、犯罪中止怎么认定和处罚

      我国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根据这一规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因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犯罪中止包括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和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两种。

      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在犯罪实行过程中,自动放弃实施或者继续犯罪。因而使犯罪未完成的犯罪停止形态。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具有下列特征:

      1、必须是在犯罪预备或者犯罪实行过程中放弃犯罪,这是成立犯...

  •   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怎么认定?共犯中止是指在共同犯罪中,部分犯罪人自动中止犯罪的行为,实践中的认定应当据不同的情形具体分析,在简单共同犯罪中,共犯都是实行犯,共犯中有一人决定中止后,然后极力劝说其他人放弃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了劝告,放弃本来可以继续下去的犯罪,全案都是犯罪中止。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在本文为您详细介绍。

      一、在简单共同犯罪中,共犯都是实行犯,共犯中有一人决定中止后,然后极力劝说其他人放弃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了劝告,放弃本来可以继续下去的犯罪,全案都是犯罪中止。

      但是,如果一人中止后,其他共犯不愿意中止,但中止者采取了有效措施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中止者成立犯罪中止,其他不成立;如果一人中止,虽然阻止或者他人但未能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由于不具备有效性特征,所以不能做为中止犯认定,只能在量刑时酌轻。不过有一种情况,如果中止者采取了一定措施,有效地中断自己先前行为与犯罪的联系(消除...

  •   犯罪预备以及犯罪中止是两种十分相似的犯罪状态,对于这两种犯罪状态很多人都是搞不清楚相应的区别的,但是在法律上对于这个的界定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怎么认定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怎么认定

      1、行为人在犯罪预备的过程中,着手实行犯罪之前而停止实施犯罪行为的,属于预备形态的中止。当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在实行犯罪的过程中中止犯罪行为的,是犯罪实行形态的中止。例如甲携带凶器去杀乙,路上遇到几名治安联防队员,治安联防队员并不知道甲的目的,走了。后来,甲内心悔悟,打消了杀人的意念,返回家去,因而未着手实行杀人行为。甲的行为构成预备阶段的中止。

      2、实行阶段的中止,是指在犯罪的实行过程中,自动地中止了实行行为。例如,甲在杀乙的过程中,见乙痛苦呻吟的惨状,产生了怜悯之心,中止了杀人行为。甲的行为构成实行阶段的中止。又如,甲携带凶...

  •   一、认定故意杀人罪中止

      故意杀人罪的中止既可以发生在预备阶段,也可以发生在实行阶段,还可以发生在实行行为结束之后但在既遂之前。中止前的行为必须属于故意杀人行为。如果产生犯意后没有实施任何犯罪行为便放弃犯意的,不成立中止。故意杀人既遂后自动恢复原状的,不成立犯罪中止;成立犯罪预备与未遂后,也不可能有犯罪中止。

      二、根据我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成立犯罪中止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法定从宽处罚的情节,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法律依据:《刑法》第十三条 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刑法》第二十四条 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   我们知道,在犯罪定罪处罚当中,犯罪中止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法定罪名,只能说是会影响犯罪的量刑结果,具体刑法当中也有明文的规定。因此,想必大家想知道关于犯罪中止的处罚是怎样?接下来由法律快车小编详细为您介绍!

      一、犯罪中止的处罚是怎样

      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中止犯的处罚原则较为特殊:

      首先,明确是“应当”从宽处罚而非如同预备犯、未遂犯那样“可以”从宽处罚;

      其次,注意对中止犯的处罚也不同于预备犯、未遂犯那样比照既遂犯进行处罚;

      其三,明确对中止犯的处罚关键看是否造成损害结果,对于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减轻处罚,未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免除处罚。

      犯罪中止有两种结果:没有造成损害或是造成了损害。我国刑法对这两种结果分别制定了处罚原则,即没有造成损害的,免除处罚;造成损害...

  •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那么绑架罪存在犯罪中止吗,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绑架罪存在犯罪中止吗

      绑架罪存在着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可以分为预备中止、未实行终了的中止以及实行终了的中止。我国的刑法理论通说认为,绑架罪是行为犯,只要完成绑架行为即为既遂,勒索财物的目的或者其他目的,是量刑从重的情节。在完成绑架行为之前可以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有关绑架罪存在犯罪中止吗的相关内容。

  •   1、涉嫌诈骗刑拘阶段可以取保候审。

      2、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1条的规定,取保候审在一般情况下,适用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虽然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3、取保候审是比较轻的强制措施,它会限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对于取保候审,我国刑事诉讼法是对其适用条件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如果满足取保候审条件的,公安司法机关是可以决定取保候审的。如果不满足取保候审,但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又有可能妨碍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的,是可以采取监视居住、刑事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的。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