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刑法> 未成年人犯罪如何认定

未成年人犯罪如何认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8-25 13:56:31 0人浏览

导读:

们知道,未成年是指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因为其心智尚未成熟,如果犯罪的,刑法有其特定规定。未成年犯特定罪,也会受到刑事处罚。那么,未成年人犯罪如何处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以下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未成年人犯罪如何认定
  •   一般在犯罪行为着手之前,那都称之为犯罪预备阶段,那么犯罪预备如何认定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解答疑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有犯罪预备行为

      即有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常见的预备行为有5种:

      1、准备工具;

      2、练习犯罪的手段,比如说,为了扒窃,练习扒窃的技能;

      3、进行犯罪前的调查,比如说,盗窃之前的踩点,杀人之前了解被害人的情况;

      4、排除实行犯罪的障碍,比如说,要盗窃、抢劫的时候先把人家的狗给毒死;

      5、勾引共犯,其中也包括为了实施某种犯罪而组织犯罪集团,这种组织、参加犯罪集团的行为也是犯罪的一个预备行为,比如说,为了盗窃和抢劫而勾结共犯或者组织犯罪集团就是盗窃、抢劫的预备行为。

      (二)具有犯罪的目的

      即是为了实施某一个犯罪,这个对决定预备行为的性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能够“着手”

      所谓意志以外的原因,是...

  • 处理未成年人犯罪:不满十二周岁犯罪,不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应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犯刑法八类罪的,应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六周岁犯罪,应负刑事责任。法律依据:《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第四十九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
  •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要做好未成年犯罪的预防工作,那未成年犯罪预防方法是怎样的?一、未成年犯罪解决措施1、从宽处理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规定,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必须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不适用死刑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49条:“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的规定,未成年人不论犯何罪均不应判处死刑。这是刚性要求,不允许有任何例外。所谓犯罪的时候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时候。3、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原则;4、分案处理的原则;5、保障未成年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的原则;6、不公开审理的原则;
  •   未成年人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当然在法律上市会特别的优待的。而且现在的未成年人的受教育的程度都已经超前了很多,几乎从学龄前就开始学习各种的才艺以及各种的知识。那么未成年犯罪既遂怎么处罚呢?接下来就有法律快车的小编为大家来解答一下关于未成年犯罪及其相关问题。

      一、未成年犯罪既遂怎么处罚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了犯罪行为。满14周岁的人实施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不认为是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实施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的行为,才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未成年人在14岁以前和14至16岁期间都实施了上述行为,那么只对14至16岁期间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14岁以前的行为不是犯罪,不能一并作为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了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都构成犯罪,需要承担...

  • 盲聋哑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刑法》第十八条第一、二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   近年来,我们从新闻报道上总能看到强奸案件,这极大的威胁着女性朋友的生命安全。而未成年人犯强奸案件的也数不胜数,那么未成年人强奸罪如何判刑?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

      (二)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

      (三)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

      (四)二人以上轮奸的;

      (五)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如果未成年人已满14周岁,其实施强奸行为,则构成强奸罪,量刑时,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情节轻微不予刑事处罚的,则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 核心内容:精神病人的刑事免责误解,有精神病不等于犯罪免责的。那么“社会上一直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有精神病就可以免除或不承担刑事责任。事实上,有精神病并不等同于犯罪免责。下文与您一起探讨。法律上所称的精神病来源于医学上的精神病,但两者界定的侧重点和意义不同,法律并不对精神病进行病理和种类上的划分,而仅仅是着眼于精神病患者的行为能力(即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以及责任能力的确定,从而判定其行为的法律后果和法律责任。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第一,精神病人的行为造成危害结果是否要负刑事责任以及负何等程度的刑事责任,关键要看法律标准即...
  •   现在这个社会日趋复杂,重大犯罪多以团伙型出现,随着社会各类矛盾的激化,不断向团伙型转变。那么团伙敲诈勒索罪怎么认定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团伙敲诈勒索罪怎么认定:

      1、要清楚《刑法》对于犯罪团伙的认定。犯罪团伙 两个以上成员之间,基于共同的犯罪意图和目标,以共同的需要、兴趣、价值观念等心理因素作为精神纽带,纠合在一起,多次共同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比较松散的非正式群体。它是共同犯罪的一种组织形式。

      2、要清楚团伙敲诈勒索与犯罪集团所实施的敲诈勒索的区别。《刑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组织构成上。犯罪集团有着严密的组织构成,犯罪分子之间分工明确,管理严格,有明确的主从犯;而团伙犯罪主要是自发产生,组织松散,没有明确的主犯。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有关团伙敲诈勒索罪怎么认定的相关内容。

  • 盗窃犯罪的发起者和操纵者的认定:在一般共同盗窃犯罪中,盗窃犯罪的发起者和操纵者,可以认定为主犯。在一般共同盗窃犯罪中。发起并操纵盗窃犯罪的,可以认定为盗窃犯罪的主犯。在共同盗窃中,要注意和查清盗窃犯意是由谁提出的,是谁操纵的,以便正确划分共同盗窃的主犯。法律依据:《刑法》第二十六条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