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标准是什么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标准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7-12 16:24:24 0人浏览

导读:

对于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标准,大多数普通人都是不清晰的,这也就导致了很多人在交通事故责任书出来之后感觉很不服气。那么,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标准是什么呢?法律快车小编将为您解答。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标准是什么
  •   大家好,我是法律快车特邀嘉宾李勇律师。以下为大家解答“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标准是什么”的问题。

      1、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标准是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引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来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2、交通事故责任通常分为五级: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是彼此对应的,即全部责任对应无责任、主要责任对应次要责任、同等责任对应同等责任。

      3、交通事故认定掌握行为责任原则、因果关系原则、路权原则和安全原则来对责任进行划分。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谢谢。

  • 大家好,我是特邀嘉宾律师:穆晓艳。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这就说明在交通事故发生时,尤其在无法认定事故责任的情况下,机动车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这实际上是一种过错推定原则。即在事故责任无法划分的情况下,需要由机动车一方进行举证,证明其没有过错,而是因为非机动车、行人的原因而导致该起事故的发生,才可以要求其承担一定的责任,否则就应当承担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当然,在机动车承担更多责任的同时,也不意味着受伤者可以漫天要价,而是应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主张权利。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谢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
  •   对于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标准,大多数普通人都是不清晰的,这也就导致了很多人在交通事故责任书出来之后感觉很不服气。那么,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标准是什么呢?法律快车小编将为您解答。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标准是什么:

      (一)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1、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2、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3、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二)省级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细则或者标准。

      (三)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与工伤认定这两项的认定标准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进行认定的时候,就是需要按照各自的认定标准来进行认定。那么今天就跟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看看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时是否认定为工伤以及相关问题的解答是怎样的吧!

      一、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时是否认定为工伤

      要看具体的情况。

      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6项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该条文从责任划分角度仅排除了在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和全部责任的受害人可以享受工伤待遇的情形,并未排除事故责任无法认定情形下的受伤害职工可以主张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二、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三十九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当事人生理、精神状况、人体损伤、尸体、车辆及其行驶速度、痕迹、物品以及现场的道路状况等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五日内指派或者委托专业技术人员、具备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

      检验、鉴定应当在二十日内完成;需要延期的,经设区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十日。检验、鉴定周期超过时限的,须报经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

      解释:

      1、不需要检验、鉴定的交通事故,公安机关应当自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2、需要检验、鉴定的交通事故,公安机关一般...

  •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照交通法规对交通事故的当事人有无违章行为,以及对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定性、定量评断时所形成的文书材料。它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书,其目的是分清事故责任,为依照交通法规和其它规定对肇事者作出正确恰当的处分,同时也为以后事故损害赔偿处理打下基础,提供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六十四条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一)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等基本情况;(二)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经过;(三)道路交通事故证据及事故形成原因分析;(四)当事人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及责任或者意外原因;(五)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名称和日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由交通警察签名或者盖章,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专用章。

  • 如果发生了交通事故并且逃逸的,很有可能构成一个交通事故肇事,对于交通事故逃逸的这种行为来说,它属于逃避责任的一种,那么交通事故逃逸,他的一个事故责任认定书如何处理呢?接下来为大家带来交通事故逃逸的事故责任认定书如何处理的详细知识,希望帮助到大家。一、交通事故逃逸的事故责任认定书如何处理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年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因逃逸之人死亡的,将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将对其终生不得重新获取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记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备案...
  • 交通管理部门作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之后,会向交通事故的当事人送达。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24条规定,交通警察适用简易程序处理交通事故时,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当场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不具备当场制作条件的,交通警察应当在三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由当事人签名,并现场送达当事人。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62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后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二十四条

    交通警察适用简易程序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时,应当在固定现场证据后,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恢复交通。

    撤离现场后,交通警察应当根据现场固定的证据和当事人、证人陈述等,认定并记录道路...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