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刑法> 法定刑事责任年龄

法定刑事责任年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7-16 14:59:16 0人浏览

导读:

在刑事案件中,对实施犯罪的行为人进行刑罚,除了要看犯罪情节如何,还要考虑行为人是否达到了刑事责任年龄。那么法定刑事责任年龄是多少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法定刑事责任年龄
  •   核心内容:我国对法定刑事责任年龄有具体的规定,那么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呢?这个规定的限制能够为社会带来的帮助是什么样的呢?下面由法律快车刑法小编为您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

      法定刑事责任年龄

      我国刑法基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少年儿童接受教育的条件,依据我国的地理、气候条件,根据国家对少年儿童的政策,对法定年龄作了如下规定:

      1.不满14周岁的人,其实施的任何行为都不构成犯罪,因而也不承担刑事责任。这是对刑法第17条的规定进行解释得出的当然结论。刑法理论通常称此时期为绝对无刑事责任时期或完全无刑事责任时期(事实上可称为完全无犯罪能力时期)。

      之所以如此规定,一方面是因为不满14周岁的人,还处于幼年时期,身心发育不成熟,一般地说,他们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后果与意义,还缺乏明确的认识,又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是基于刑事政策的理由。刑法的这一规定具有严格性与绝对性,司法机关...

  •   在刑事案件中,对实施犯罪的行为人进行刑罚,除了要看犯罪情节如何,还要考虑行为人是否达到了刑事责任年龄。那么法定刑事责任年龄是多少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法定刑事责任年龄:

      《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负刑事责任。”也即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人只对自己实施的这八种严重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必须严格遵守罪刑法定原则,不得突破这一界限。

      1、已满 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

      2、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14周岁—16周岁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

      3、不满14周岁的人,不...

  • 由于我国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当中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良性一般是较轻的,如果未满十四周岁触犯刑法的,很可能不予追究刑事责任。那么我国我国刑事责任年龄划分的依据是怎样的呢?阅读完以下为您整理的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一、我国刑事责任年龄划分的依据1、不负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不满十四周岁是无责任能力年龄阶段。因此,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法益侵害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2、相对负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此,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3、减轻刑事责任我国刑法第17条第3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可见,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是减轻刑事责任能力年龄阶段。这是未成年人犯罪从...
  •   我国对民事责任能力划分,是以年龄段为依据的。规定民事责任年龄具体分为无民事责任年龄、限制民事责任年龄以及完全民事责任年龄。那么,限制民事责任年龄是多少岁?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

      我国民法规定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是18周岁。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两类:分别是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后果的精神病人。《民法通则》第12条第1款规定: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第13条第2款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具有部分民事行为能力。他们具有一定的智力水平,对事物有一定的识别和判断能力,因此他...

  •   核心内容: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有哪些具体的规定呢?这些规定是在未成年犯罪与及学生犯罪中的影响是怎么样的呢?需要注意哪些要求,下面由法律快车刑法小编为您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规定行为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我国刑法对此有以下规定:

      1、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 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

      3、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社会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如上所述是多方面的,可以说是一种社会“综合症”。我们更应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进行综合治理。针对上述未成年人犯罪成...

  • 我国刑事责任年龄规定.对于我国刑事责任年龄规定具体从人性和中国的传统影响两方面具体分析:

    首先,人性决定了普通公众有宽恕年老者的内在要求。

    其次,悠久的刑罚传统是影响公众内心要求的历史因素。设定刑事责任最高年龄是“刑罚个别化”的内在要求。

    刑罚个别化原则作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派生原则,它要求对不同的犯罪人实施不同的刑罚,以尽量符合犯罪人和犯罪活动的具体情况,真正做到罪责刑相适应。边沁指出:年龄、性别、等级、命运和许多其他情节,应该调整对相同之罪的刑罚。设定刑事责任最高年龄并不必然导致“犯罪”的增加。

    根据李斯特犯罪原因二元论的观点,犯罪是由犯罪人的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使然。据此,我们可以发现,年老者并不普遍具备这些犯罪决定因素。现行刑事责任年龄制度并不能完全体现刑罚目的,有违刑法谦抑性原则。

    首先,根据现行的刑事责任年龄制度,刑罚的特殊预防功能无以凸显。如上文所述,年老者犯罪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其...

  •   刑事责任年龄是法律规定行为人应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那么,无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是怎样的?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无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如下:

      按照我国刑法典第17条的规定,不满14周岁,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一般地说,不满14周岁的人尚处于幼年时期,还不具备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即不具备责任能力。因此法律规定,对不满14周岁的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概不追究刑事责任;但必要时可依法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也可视需要对接近14周岁,如12~13周岁的人由政府收容教养。

      对于未满16周岁的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行为,在一般情况下是不负刑事责任的。但是,考虑到有些犯罪社会危害性很大,如杀人、抢劫、强奸、爆炸等,后果很严重,这些严重的犯罪行为对于接近16周岁的未成年人来说,其是非观念和道德标准已经可以作出正确的判断,为了有效地维护社会治安,也是为了更好地...

  •   核心内容:最高院通过《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下面由法律快车刑法小编为您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

      最高院第1373次审委会通过,2006年1月23日起施行的《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2条至第4条对有关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认定问题作出规定。

      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未成年被告人的年龄不仅涉及应否依法为其指定辩护律师以及案件应否公开审理等重大程序性问题,而且关系到被告人有无刑事责任、刑事责任大小以及对其适用何种刑罚等重大实体问题。因此,查证并准确认定未成年被告人的年龄,是办理每一个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不能回避,关系到正确执行法律、保障司法公正的重要问题。《解释》第2条至第4条针对司法实践中有关未成年被告人刑事责任年龄的三个方面问题作出了规定:

      第一,《解释》第2条对“已...

  •   依照刑事法律规定,凡达到一定年龄、精神正常者实施犯罪行为,应负刑事责任。那么,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达到多少岁?年满18周岁,是有完全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下文将详细介绍,欢迎大家阅读。

      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达到多少岁

      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不满十四周岁是无责任能力年龄阶段。因此,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法益侵害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因此,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我国刑法规定:“凡年满18周岁、精神和生理功能健全而知识和智力发展正常的,都是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行为...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