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婚姻家庭> 拒绝支付抚养费的法律后果

拒绝支付抚养费的法律后果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7-16 16:26:43 0人浏览

导读:

夫妻离婚之后,不直接支付抚养孩子的一方应当支付抚养费。但是有时候可能会出现一方拒绝支付抚养费的情形。那么,离婚后拒绝支付抚养费的法律后果有哪些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解答,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拒绝支付抚养费的法律后果
  •   夫妻离婚之后,不直接支付抚养孩子的一方应当支付抚养费。但是有时候可能会出现一方拒绝支付抚养费的情形。那么,离婚后拒绝支付抚养费的法律后果有哪些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解答,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拒绝支付抚养费的法律后果:

      1、拒付抚养费,将被强制执行

      若经法院或民政部门办理了离婚,且对抚养费已经约定好,若一方不给,另一方可以到法院要求对方支付或直接申请执行。通过诉讼途径要求支付抚养费的,可以以孩子作为原告,抚养孩子一方作为法定代理人起诉,要求应支付一方按离婚协议或判决支付。

      法院进入强制执行程序,一般需要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申请。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具有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内容的法律文书、民事制裁决定书,可由审判庭移送执行机构执行。也就是说对具有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内容的生效法律文书也可以不经申请,由法院依职权直接进入强制执行程序。

      2、拒付抚养费,将被拘留

      法院判...

  •   法定监护人自然是需要承担被监护人的一切问题,其中就包括抚养问题。需要向被监护人支付一定的抚养费用。那么,不支付抚养费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样的呢?我相信你一定会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今天法律快车的小编就带你详细了解有关于此的问题。下面,请看详细介绍。

      一、不支付抚养费的法律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二、对方不履行抚养义务怎么办

      一方不履行抚育义务,可以向一审法院反映,由一审法院对不执行判决的当事人进行教育、警告,促其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如果对方仍然不听劝告,不接受教育,拒不执行判决,根据《婚姻法》规定,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一...

  • 拒绝支付抚养费后果是可能会被强制执行。如果经法院或民政部门办理了离婚,且对抚养费已经约定好,若一方不给,另一方可以到法院要求对方支付或直接申请执行,拒绝支付的,法院就可以强制执行。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
  •   抚养费的多少这个是和当事人的有关情况以及当地的有关经济状况来看的,那么在有些情形变化的时候,我们是可以对抚养费进行变更的,比如小孩需要上学或是当地的物价上涨的情况下,都是可以要求另一方增加抚养费的,接下来就跟随法律快车小编一同来了解增加抚养费的法律规定。

      一、增加抚养费的法律规定

      (一)我国《婚姻法》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12条的规定,丧失劳动能力的尚未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父母又有给付能力的,仍应负担必要的抚育费。同时《意见》第7条规定,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现为维护原告之合法权益,特诉之人...

  •   我们知道孩子抚养费就是父母对未成年人的抚养义务,那么,孩子抚养费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子女抚养费数额的给付,法院一般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或者收入过高或过低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地的平均收入计算。

      在下列条件出现时,可以减免抚养费:

      (1)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失去经济来源,确有困难无力支付,且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确有抚养能力的;

      (2)收入明显下降,暂时无力按原来的协议或者判决履行支付义务;

      (3)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等,确无抚养能力的;

      (4)确有困难无力支付,而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再婚,其配偶愿意承担子女抚养费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

     ...

  •   导读:抚养费标准及支付方式。抚养费是父母或其他对未成年人负有抚养义务的人,为未成年人承担的生活、教育等费用。我国法律上的抚养费,是指当这些人不能充分履行或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支付给未成年人的费用。本文为你介绍了抚养费的支付标准以及其支付方式。以及提供如何争取子女抚养权的相关知识。

      1、 抚养费的标准一般按月工资收入的20~30%比例给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7条规定: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离婚子女...

  • 支付子女抚养费的法律规定有:抚养费由父母协商确认,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具体金额一般为月工资的20%到30%。如果没有固定工资的,为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的20%到30%。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四十九条抚养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以依据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有特殊情况的,可以适当提高或者降低上述比例。
  •   在离婚之后,没有抚养孩子的一方是需要支付抚养费的,承担抚养的义务。那么离婚孩子抚养费支付方式是什么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离婚孩子抚养费支付方式:

      一、一次性给付

      对于这种给付的方式,虽然有人认为应谨慎使用,但目前因人们经济收入有显著的增加,工作调动甚为频繁,也考虑到法院的执行效率;在法院判决离婚涉及子女抚养费的,往往大多都采用这种方式。而且这种方式被大部份当事人所接受。

      二、定期给付和以物折抵

      定期给付一般以月或季或年给付,以物折抵往往适用于下落不明的一方。

      一次性给付或以物折抵一般是以十八周岁为底线,即具体数目是按月或年的抚养费的数额乘以将子女抚养至十八周岁为止,计算总数一次性给付完毕。子女抚养费发生法律效力之后,由于生活具有变动性,在父母的经济状况抚养能力及社会实际生活水平发生变化时,可以提起要求增加、减少或免除抚养费;子女要求增加抚养费的事由包括:

      ...

  • 根据最高院相关的司法解释,抚养费应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一次性给付。对一方无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养费。

    根据以上规定,抚养费的支付方式一般是按月支付,按月打入孩子抚养费的专用账户或在探视孩子时支付。实践中,很多当事人都要求对方一次性支付抚养费。但是,是否采用一次性的支付方式,要看对方的实际支付能力,以及对方当事人的态度。

    最后律师也提醒,抚养费并非一成不变的,几年后抚养费不足以满足小孩的生活需要的,可以另行向法院起诉,请求变更抚养费的数额。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七条

    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