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交通事故> 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判刑

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判刑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7-15 09:32:24 0人浏览

导读: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那么,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判刑呢?下面由法律快车的小编在本文中为您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判刑
  •   人们在交通肇事后故意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是需要实际承担相应的责任。那么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判刑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根据我国刑法第133条的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具体的量刑起点为:

      1、负事故全部责任,死亡一人且逃逸的,为有期徒刑四年;

      2、重伤一人逃逸,且有定罪的其他特殊情形的,为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死亡增加一人,刑期增加一年;重伤增加一人,刑期增加六个月。

      3、负事故主要责任,死亡一人且逃逸的,为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有前项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为有期徒刑三年。死亡增加一人,刑期增加九个月;重伤增加一人,刑期增加四个月。

      4、负事故全部责任,逃逸致一人死亡的,为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死亡增加一人,刑情增加二年;

      5、负事故主要责任,逃逸致一人死亡的,为有期徒刑七年;死亡增加一人...

  •   现实生活中,交通肇事其实是很有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犯罪的,会对肇事人处以刑罚。那么交通肇事逃逸如何判刑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的,属于交通肇事罪的情节加重犯。根据我国刑法第133条的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具体的量刑起点为:

      1、负事故全部责任,死亡一人且逃逸的,为有期徒刑四年;

      2、重伤一人逃逸,且有定罪的其他特殊情形的,为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死亡增加一人,刑期增加一年;重伤增加一人,刑期增加六个月。

      3、负事故主要责任,死亡一人且逃逸的,为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有前项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为有期徒刑三年。死亡增加一人,刑期增加九个月;重伤增加一人,刑期增加四个月。

      4、负事故全部责任,逃逸致一人死亡的,为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死亡增加一人,刑情增加二年...

  •   导读:如果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后又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的,构成自首,其自首是否应当从轻处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判刑呢?

      根据刑法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会按照交通肇事罪从重处罚,那么,如果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又构成自首的是否应当认定自首情节,从轻处罚?根据法律的规定一般情况下,会在“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法定刑基础上,对其自首从轻处罚,但罪行极其严重、主观恶性极深、人身危险性极大,或者恶意利用自首规避法律制裁者除外,以下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你详细介绍。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该规定将“交通肇...

  •   当发生交通肇事行为导致他人伤害,有的人可能会疑惑,交通肇事逃逸会加重处罚吗?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介绍交通肇事逃逸是否会加重处罚,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交通肇事逃逸是否会加重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将对其终生不得重新获取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记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备案。

      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从重处罚的情节。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年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因逃逸之人死亡的,将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

      一、责任认定重

      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当事人...

  • 一、什么是交通肇事逃逸?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明知自己发生了交通事故,为逃避事故责任,故意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一种违法行为。主要有两种情况:人和车都在事故发生后逃离事故现场和弃车逃逸,即当事人将车留在现场,人逃离事故现场。二、交通肇事逃逸有什么处罚?1、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2、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3、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第二款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该规定是...
  •   【交通肇事逃逸案例】本案构成交通肇事逃逸吗

      【案情】

      公诉机关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检察院。

      2010年1月29日20时30分许,被告人杨文华饮酒后无证驾驶无号牌普通二轮摩托车沿淮安市淮阴区308县道由东向西行驶至8KM+800M处时,与在道路北侧同方向行走的张建龙发生碰刮,造成张建龙倒地后受伤。事故发生后,被告人杨文华驾车逃逸。张建龙至次日8时许才被路人发现送往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经法医鉴定,被害人张建龙系颅脑损伤死亡。

      经淮安市公安局淮阴分局交通巡逻警察大队交通事故认定:被告人杨文华负此事故的全部责任。

      案发后,被告人杨文华于2010年2月2日被淮安市公安局淮阴分局交通巡逻警察大队口头传唤到案,并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同年2月4日,被告人杨文华与被害人家属张建英达成调解协议,赔偿被害人家属人民币6万元。

      【审判】

      被告人杨文华饮酒后无证驾驶无号牌普通二轮摩托车,在视线不清的...

  •   交通肇事后有逃逸行为是会受到严重处罚的,那么,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认定是怎样的?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解答疑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以上就是关于“...

  •   核心内容:交通肇事逃逸如何处罚?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年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因逃逸之人死亡的,将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详细介绍。

      交通肇事逃逸处罚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将对其终生不得重新获取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记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备案。

      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从重处罚的情节。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年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因逃逸之人死亡的,将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

      相关知识:

      交通...

  • 如果交通事故发生后,无论事故多大多小,许多司机害怕承当责任,往往会选选择逃避的方式来应对交通事故的问题。我们知道,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加重问题的恶化,在交通事故逃逸后同样会受到处罚。那么交通事故逃逸处罚措施有哪些?一、轻微的交通事故逃逸处罚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将对其终生不得重新获取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记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备案。二、情节较严重的交通事故逃逸处罚措施有哪些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