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刑法> 取保候审的办理条件

取保候审的办理条件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7-22 13:57:04 0人浏览

导读:

保释是具保释放、取保释放的简称。为在司法机关被关押的刑事被告人提供担保而准予释放。在实行资本主义的国家或地区,保释须由被告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保佐人申请并缴纳相当数额的保证金。那么,取保候审的办理条件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就由法律快车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下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取保候审的办理条件
  •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可以取保候审的四种情形,也可视为是取保候审的条件。为了帮助大家理解,便于大家操作,我根据实践中申请取保候审的难易程度,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把这四种情形细分为以下九种情形,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

    1、怀孕的妇女;

    2、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未成年人;

    4、羁押期限已经届满但案件尚未办结的人;

    5、七十五周岁以上的老年人;

    6、患有严重疾病的人;

    7、生活不能自理的人;

    8、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人;

    9、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人。

    以上九种情形都只是取保候审的形式条件,取保候审的实质条件是,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害性。因此,如果存在发生社会危害性的可能性,即便符合上述九种情形,办案机关也不会批准取保候审。另外,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九种情形都属于取保候审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以上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取保候审制度。谢...

  •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有关人员提出申请,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同意后,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1条的规定,取保候审在一般情况下,适用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虽然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另外,刑事诉讼法第60条、第65条、第69条、第74条和第75条,以及《公安部规定》、《检察院刑事办案规则》《最高法院刑诉法解释》,又对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取保候审问题作了规定,这些特殊情况是:?

      1.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的,可以取保候审。

      2.应当逮捕,但正在怀孕、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的婴儿的妇女,可以取保候审。?

      3.对...

  •   取保候审是我国一项刑罚制度,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申请取保候审是要满足一定条件的,那办理取保候审的条件有哪些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解答疑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未满一周岁的婴儿的妇女;

      (4)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的;

      (5)提请逮捕后,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需要复议、复核的;

      (6)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

      (7)移送起诉后,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需要复议、复核的。对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

      以上就是关于“办理取保候审的条件”的全部内...

  • 本文将为您解读取保候审条件及取保候审相关规定,取保候审条件有哪些,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不宜羁押的,诸如因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可以取保候审。被取保候审人要遵守哪些取保候审法律规定?刑事诉讼中的取保候审,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以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0条、第51条、第60条及其他有关规定,取保候审的条件为: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刑较轻,没有必要逮捕,但有可能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及其他妨碍诉讼顺利进行的,应当采用取保候审。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行较重,但在采取取保候审时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且没有逮捕必要时,应当采用取保候审。  3....
  •   在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一般都会办理取保候审。那么,刑事案件取保候审的条件是什么?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非暴力犯罪的。相对于暴力犯罪而言,盗窃、抢夺、诈骗等非暴力犯罪的案件在办理取保候审时更容易一些。

      2、存在重大疾病,严重危及生命健康的。司法实践中,以这个理由申请取保候审的,只有严重到危及生命健康的,才会批准取保候审。

      3、怀孕的妇女。

      4、认罪的。如果不认罪,一般很难取保候审。

      5、财产案件,退赃,积极交纳罚金的。

      6、人身损害案件,积极赔偿被害人,并争取到被害人谅解的。

      7、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实践中90%以上审判时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可能会被判缓刑,而缓刑的前提是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审理期间办理了取保候审,而判决时因不能缓刑而判3年以上的实刑,之后再被收监,就会令被告人产生对法律的不理解、对法不可知的恐惧以及对...

  •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刑事取保候审要符合以下条件: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 1、责令犯罪嫌疑人交纳保证金,应当以能够约束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不妨碍、不逃避刑事诉讼活动为原则。  2、责令犯罪嫌疑人交纳保证金的,应当经过严格审核后,报县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3、责令犯罪嫌疑人交纳较高数额保证金的,应当经地、市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4、保证金必须在公安机关决定取保候审时一次性交纳。  5、保证金由犯罪嫌疑人或者其家属、法定代理人或者单位向公安机关指定的银行专户交纳。  注:  严禁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截留、坐支、挪用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侵吞保证金。  6、公安机关在通知犯罪嫌疑人交纳保证金时,应当告知其必须遵守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以及违反规定应当承担的后果,并在《取保候审决定书》上注明。  7、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公安机关应当根据其违法行为的情节,决定没收保证金的一部或者全部,并且区别情形,责令其具结悔过、重新交纳...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