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投诉一个信息技术公司的一个部门

更新时间:2023-08-02 09:49:09人浏览
问题描述:
怎么投诉一个信息技术公司的一个部门
5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刘陆琴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江苏无锡·电话-187-2405-4248
你好,为什么要投诉信息技术公司的部门?
2023-08-02 09:49:09
刘毅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江苏苏州·电话-186-6252-3276
你好,有证据的话可以向上级单位投诉
2023-08-01 20:06:58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5457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投诉公司过程如下:
1、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工作地的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
2、明确的被投诉用人单位,即用人单位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姓名、职务、联系电话;
3、提供本人身份证件;
4、劳动关系的材料证明;
5、与投诉有关的证据。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九条法律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
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对举报属实,为查处重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提供主要线索和证据的举报人,给予奖励。
第十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
(二)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
(三)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举报、投诉;
(四)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予受理的情况有哪些
1、举报人举报的事项属于劳动争议的;
2、举报人已就同一事实和请求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
3、举报投诉的违法行为已终了2年以上的。
2023-08-01 19:52:00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9040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对于投诉公司,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建议您选择适合自己的途径进行投诉。1.消费者举报公司可以打315、媒体电话进行曝光。2.在职者遇到加班严重、洗脑管理、强制劳动的情况,可以向劳动局举报反馈要求整改。3.劳动者遇到不缴纳社保的,可以先人力社保局 、劳动局举报。4.遇到暴力管理,监管,托欠工资的,可以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打劳动局电话实名举报,劳动局会第一时间督察。5.网上说会对个人留下不好的记录的,都是骗人的,只要是公司的非法违规,你举报是合理合法的,不存在任何的违规记录。6.如果没给你发工资但是给你报税了,这时候可以依据实际情况直接在12366APP上收入明细中申诉,备注说实际没收到工资,税务局直管部门会找他们的财务,这样你可以直接给到他压力,只要他没发工资还敢给你报税,就是他们自己的问题。7.遇到自身劳动利益其他损失的可以向仲裁办,人民法院寻求法律援助。法律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对举报属实,为查处重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提供主要线索和证据的举报人,给予奖励。
2023-08-01 19:51:53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8041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投诉一个公司的,可以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法律规定,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所以投诉的前提就是用人单位侵犯了劳动者的权益。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对举报属实,为查处重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提供主要线索和证据的举报人,给予奖励。法律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对举报属实,为查处重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提供主要线索和证据的举报人,给予奖励。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对举报属实,为查处重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提供主要线索和证据的举报人,给予奖励。
2023-08-01 19:51:33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怎么举报企业违法
怎么举报企业违法
举报企业违法有多种途径,如匿名举报和法律途径。企业违法常见行为包括工资扣除不当、业绩不达标扣工资等。举报后对员工离职一般无影响,员工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维权。
企业信用风险
人浏览
一、投诉社区找什么部门1、投诉社区找部门视以下情况:(1)投诉一般是发生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找社区的上级部门,可以直接找街道的办事处对其进行投诉;(2)当事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何奖励违章举报
如何奖励违章举报
举报酒驾、涉牌涉证、超员超载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一次奖励300元;举报驾驶机动车越双黄线调头、加塞、逆行、车窗抛物、未安
其他
人浏览
什么情况会立案侦查
什么情况会立案侦查
只要有明确的犯罪事实并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就会立案侦查。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公安应当立案侦查的范围,并且规定了公安立案侦查的期限。立案侦查是所有刑事诉讼活动
公诉案件
人浏览
投诉公司过程如下:1、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工作地的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2、明确的被投诉用人单位,即用人单位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举报后怎么处理
举报后怎么处理
举报后的处理是:1、涉嫌犯罪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举报,应当接受。按照管辖范围进行调查,对于不属于自己
刑事辩护
人浏览
你需要咨询什么法律问题,直接回复具体明确的问题。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投诉app途径:打开微信或百度搜索“国家网信办举报中心”,通过国家网信办举报中心进行投诉,投诉时要写明事实、理由和提供相应的证据,不能口说无凭。法律依据:《网络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投诉公司该打以下电话:1、涉及消费产品纠纷可以打当地工商行政部门电话或者拨打12315;2、涉及劳动纠纷的,该打劳动监察大队的电话或者拨打12333。投诉人应当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投诉移动公司找工信部,你可以登陆工信部官网在投诉反馈的页面,对其进行投诉。根据法律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电信服务标准向电信用户提供服务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夫妻间丈夫欠钱妻子账户可能会被冻结。婚姻期间的夫或者妻一方所负的债务,一般认为是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二人均负有偿还责任。法院在强制执行时,可以依法冻结妻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可以到银行进行查询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具体看什么原因冻结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具体请询问保险部门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目前车辆处理违章时,车主需要携带驾照和行驶本去车辆违章地或车辆注册地任何一个交警队或行政综合处理大厅接受处理。如果违章没有扣分的话,可以直接去工行自助缴费机或网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老赖一年可以拘留15天,拘留次数没有限制,如果有执行能力拒不执行,可以司法拘留,一次最长15天,法律没有规定次数限制,再严重可以判刑,刑法有拒不执行法院裁定判决
全部7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