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绝父子关系协议

更新时间:2023-07-13 09:37:13人浏览
问题描述:
断绝父子关系协议
6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徐婕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重庆重庆·电话-153-2040-1482
你好,没有相关规定,断绝不了亲子关系
2023-07-13 07:48:53
重庆大鼎律所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重庆重庆·电话-185-2352-4622
你好,这个协议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2023-07-13 01:13:09
重庆天宸律所律师 咨询我
服务地区-重庆重庆·电话-150-0232-6739
断绝父子关系协议?是什么情况呢
2023-07-13 09:37:13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5689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断绝父子关系协议书是没有法律效力的。法律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血缘关系既是一种自然关系,也是法律规定的一种社会关系,不能由当事人协议解除。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023-07-12 21:09:48
综合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5249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断绝父子关系协议书没有效,法律并不承认断绝父子关系,但是非亲生父子关系可以通过变更抚养权或者变更监护人的方式断绝。婚生子女,无论是因为父母离婚或其他原因都有法律上的父子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2023-07-12 21:09:17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7588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断绝父子关系协议书是没有法律效力的。法律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血缘关系既是一种自然关系,也是法律规定的一种社会关系,不能由当事人协议解除。
《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023-07-12 21:09:10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断绝父子关系协议书是没有法律效力的。法律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血缘关系既是一种自然关系,也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划分为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划分为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划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以其行为参与民事法律关
行政管理
人浏览
断绝父子关系协议书是没有法律效力的。法律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血缘关系既是一种自然关系,也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行为效力如何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行为效力如何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刑事辩护
人浏览
断绝父子关系协议一般认定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且前述义务是基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父子关系断绝协议是无效的。亲生父子关系是基于血缘关系而形成的,不得断绝,任何书面断绝父子关系的协议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根据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仍是双方的子女,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义务。不赡养父亲可能构成违法行为。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可以的,一般的应按照双方签订的合同协商解决退费问题。学员报名参加驾驶学习,花费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车管部门的考试费和工本费,另外就是培训费用。只要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国家网信办。抖音,是一款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受国家网信办、国家版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部门监管。国家网信办的职责包括:落实互联网信息传播方针政策和推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可以的。用手机号码可以查到用户的人信息,因为电话号码均为实名认证,但是机主信息属于用户的隐私,一般人根据手机号码是不能查询机主信息的,只有相关的执法部门可以查询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申请公租房要去街道或乡镇人民政府的住房保障窗口处办理,并且申请人还要携带相关资料向工作单位所在地街道或乡镇人民政府住房保障窗口进行登记,填写公租房申请表。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买浙江的保险对重庆人没有影响,但需注意保险条款和理赔流程。保险购买不受地域限制,但应确保了解保险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若遇到理赔困难或纠纷,应及时寻求专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满16岁办银行卡需带身份证。根据银行规定,需验证身份信息。若无法提供有效证件或银行有其他特殊要求,需咨询银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作为独生子女父母,退休后确实有一些补贴政策。具体政策因地区而异,需查询当地规定。建议及时关注当地政府官网或咨询相关部门,确保享受应有权益。从法律角度看,独生子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