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不发工资、不签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等劳动争议纠纷维权

用人单位不发工资、不买社保、不签劳动合同、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等劳动争议纠纷,与用人单位协商不成,可向用人单位注册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实践中部分地区的法院无需交纳案件受理费用。

一、追讨工资:

劳动者上班之日起,与用人单位建立了事实劳动关系。只要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时间提供了劳动,用人单位就必须支付劳动报酬。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第三十八条:如果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不签劳动合同:

劳动者进入用人单位工作,即应签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未在前述期间签订合同,则劳动者可要求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三、哪些情形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1、因用人单位原因,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2、劳动者无错,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3、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同意续订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的。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四、解决途径

1、与用人单位协商;2、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投诉;3、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