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冠军律师

马冠军

律师
服务地区:河南-洛阳

擅长:房产纠纷,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婚姻家庭,公司企业

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处罚量刑及处理方法和技巧

来源:马冠军律师
发布时间:2012-07-22
人浏览
 

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处罚量刑

及处理方法和技巧【冠军律师】

                 作者:冠军律师

一、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概念:

  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或者代为销售的行为。

二、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犯罪构成:

  ()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刑事司法活动。

  ()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窝藏、转移、收购或者代为销售犯罪所得的赃物的行为。具体来说:

1、从行为方式来看,包括窝藏、转移、收购和代为销售四种形式。“窝藏”是指将赃物隐藏起来不让他人发现或替犯罪人保存赃物使司法机关不能获取; “转移”是指将赃物转移到他处以使侦查机关不能查获;“收购”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收买赃物,或者为使他人使用而购买赃物; “代为销售”是指代替犯罪人将赃物卖出的行为。

  2.从行为的对象来看,上述行为针对的是犯罪所得的赃物,但不包括在赃物基础产生的收益。同时,应当把犯罪所得的赃物同用于犯罪的物品区别开来。

  赃物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实在的物,如汽车、电视机、印章等,也可以是财物的替代物,如金钱、债务、支票等,还可以是无形财产,如商业秘密等;实在的财物既可以是动产,也可以是不动产,如诈骗而得的房产。

【实践中需注意以下情形】:

1、犯罪团伙、集团在犯罪中进行分工负责窝赃、销赃的应以该犯罪的共犯论处而不应以本罪处罚。如盗窃汽车集团中有的人专门窃车、有的人专门销车对他们都应以盗窃罪处罚

2、只有为别人窝赃、销赃的才构成本罪。犯罪行为人本人窝藏、转移、销售赃物的只按其所犯罪行处罚而不再以本条规定进行数罪并罚。

3、行为人与盗窃、诈骗、抢劫、抢夺、贪污、敲诈勒索等其他犯罪分子事前通谋事后对犯罪分子所得赃物予以窝藏、代为销售或者收买的应按犯罪共犯追究刑事责任,事前未通谋事后明知是犯罪赃物而予以窝藏、代为销售或者收买的应按本条追究刑事责任。

    4个人为自己使用而买赃的不构成本罪,但买赃自用情节严重的,以本罪处罚。参照《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 上海市公安局 上海市司法局关于办理销赃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19941124 (94)沪检办135)买赃自用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情节严重可以追究刑事责任:()一次买受赃物数额特别巨大的;()多次买赃累计数额巨大的;()曾因盗窃、销赃、窝赃等财产型犯罪被判处过刑罚买赃自用数额较大的;()曾因盗窃、销赃、窝赃被劳动教养解教后三年内或者受三次以上其他治安处罚后一年内又买赃自用数额较大的;()明知是未成年人犯罪取得的赃物而向其买赃自用数额较大的。

  ()主体特征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构成本罪。

  ()主观特征

本罪在主观上是故意,而且必须以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为要件。“明知”是犯罪故意的必要因素,其具体内容有明确知道和可能知道之分。我国司法实践中采用较为宽泛的标准来认定赃物犯罪中行为人的“明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第1款明确规定:认定窝赃、销赃罪的“明知”,不能仅凭被告人的口供,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客观事实予以分析。只要证明被告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予以窝藏或者代为销售的,就可以认定为“明知”。根据司法实践经验,认定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明知,可以通过考察以下几个因素:犯罪的时间、犯罪的地点、收购物品的价格、物品本身的特征、物品本身的性质、本人的一贯表现、行为的方式等。

注意:构成本罪不要求行为人必须具有盈利的目的或者动机,即使行为人无偿地为他人销售赃物,也不妨碍构成本罪。

三、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与非罪界限:

  (一)要划清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与非罪的界限:

  第一,行为人在行为时是否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行为人确实不知道是赃物而予以收存或看管、转移或销售,为贪图便宜,不问来路而购买赃物的等情形,就不构成本罪。

  第二,赃物犯罪的数额标准问题。刑法第312条没有情节或数额的明确规定。对于可计价的犯罪赃物的计价,可以参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关于办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关于盗窃罪中赃物计价原则,并结合赃物犯罪的特点来确定。

  ()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与窝藏、包庇罪的界限

  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与窝藏、包庇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犯罪对象不同,前者针对的是犯罪所得的赃物,即本罪的客体。后者针对的是犯罪的人,即本罪的主体, (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前者包括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后者包括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如果行为人通过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的方式作假证明包庇犯罪分子的,则属于牵连犯的情形。前者是手段行为,后者是目的行为。根据牵连犯的处罚原则,应选择重的罪名来定罪量刑。

  ()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与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的界限

  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与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犯罪对象不完全相同,前者泛指一切犯罪所得的赃物,后者仅限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犯罪的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前者包括窝藏、转移、收购、销售四种情形,后者包括窝藏、转移、隐瞒三种情形。显然,两者属于法条竞合的情形,前者是普通法条,后者是特别法条,特别法条在适用时优先于普通法条。

  ()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与洗钱罪的界限

  洗钱罪与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犯罪客体不完全相同,前者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金融管理秩序和国家司法机关对上述三类犯罪的刑事追诉活动,后者侵害的是单一客体,即国家司法机关对犯罪的刑事追诉活动。(2)犯罪对象不同。前者仅限于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后者泛指一切犯罪所得的赃物。显然,前者涉及的本罪范围小,但包括违法所得基础上产生的收益,后者涉及的本罪范围大,但仅涉及犯罪所得的赃物。(3)犯罪客观方面不同,前者包括提供资金账户;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或者金融票据;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等在内的所有掩饰、隐瞒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的性质和来源的行为,后者包括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的行为。(4)犯罪主体不同,前者既可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后者仅限于自然人。

四、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刑罚适用和量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或者代为销售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注意:本罪名属于选择性罪名,司法实践中,针对同一赃物,行为人实施窝藏、转移、收购、销售中的一种或数种的,只需选择相应的行为做罪名进行处罚,不实行并罚。

                    

以上内容由马冠军律师提供,若您案情紧急,法律快车建议您致电马冠军律师咨询。
马冠军律师
马冠军律师
帮助过 1人好评:0
  • 经验丰富
  • 态度好
  • 解答快
洛阳市洛龙区政和国际
律师信息LAWYER INFORMATION
  • 律师姓名:马冠军
  • 执业律所:河南安多律师事务所
  • 职  务:
  • 执业证号:14103*********036
联系本人CONTACT ME
  • 服务地区:河南-洛阳
  • 地  址:
    洛阳市洛龙区政和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