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法律快车 > 金华律师 > 章福阳律师 > 律师文集 > 文集详情
律师信息

从多起上诉案件办理看二审如何争取改判

非原创 发布时间:2020-03-12 浏览量:0


 

笔者去年代理的多起二审民事、刑事案件中,很大部分获得改判,而之所以能获得改判,也是基于之前多起二审案件的办理经验,每个律师都有自己的办案风格,这里将笔者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今天先谈民事案件二审,刑事案件下次有机会再和大家探讨。

很多当事人甚至律师认为,民事二审只是走走形式,不太可能改判,因为这个思维定势,很多律师在和当事人沟通上诉案件时,自己已经给案件定了维持原判的结果,这样不利于维护委托人的权益。

根据某些法院发布的二审改判调研报告,民事二审改判率可能在两到三成,每个地方的二审法院会有所区别,二审改判率和一审法官的业务水平也有密切关系,和当事人一审准备的充分程度有关系,因此,在办理上诉案件时,不能有思维定势,首先应当详细了解案件情况,分析案情,根据案件情况分析是否有改判可能性来受理案件。

作为当事人,一审败诉后急于寻找律师希望能够扳回败局,一到律师事务所还没等律师了解完案情,就问律师能不能改判,对法律规定不熟悉,作为律师应当首先应当和其讲解法律规定,告知其二审案件的办理程序,二审办理的风险,不能为了收费而虚假承诺,应当在认真分析研究案件情况后实事求是地告知案件存在的难度与风险,分析案件可能改判的原因、案件如果维持原判的理由,让当事人理性的判断,对于期望值过高要求必须改判的当事人,律师应当尽量避免代理。律师根据职业判断确定是否受案,有利于提高胜诉率。

接待当事人时,在告知其二审法律程序后,可以引导当事人自己的对案件作出判断,让他自己评判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是否有错误,如果有问题让其详细说明理由,为自己研究案件提供思路和线索。同时律师应当详细阅读现有的材料,如判决书、当事人保留的证据材料复印件等。考虑到现阶段律师掌握的资料并不全面,询问对于确定办案思路很必要。

专业律师根据这些材料应该可以大致判断一审判决是否存在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有目的的询问当事人案件情况,让当事人将与案件有关的对自己不利或有利的情况全部如实告知,这样对律师判断很有帮助。为了让当事人不要有心理障碍,可以告知其律师职业道德对保密的要求,尽量让其做到完整陈述。在了解完整情况后,律师可以根据相关材料和谈话情况确定整体上诉方案。

在办理完委托手续之后,律师应当着手起草上诉状。对于上诉状的写作,应当尽量做到避免自认,对于没有证据支撑的事实律师尽量不要在上诉状里作出表示,否则如果庭审中陈述的与上诉状不一致,可能给法官一种不诚信的感觉,可以在详细阅卷后在开庭时口头或书面补充。另外,对于一审未提到的关键上诉理由,建议庭上补充,避免写入上诉状,防止对方收到上诉状副本知悉后伪造、毁灭证据,造成被动局面。

上诉状内容不必追求字数页数。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很多当事人把律师的上诉状当做是文学作品,追求完美,以求将自己的不快淋漓尽致的宣泄在上诉状上,或追求文采飞扬,这些一般是因为对律师法律文书写作有误解,为此律师应当和当事人沟通好,避免当事人有心理压力,解释清楚上诉状这么写作的理由,同时对于当事人提出的一些不影响上诉状整体效果的文字修饰或添加内容,可以按照其要去调整,让其心理上踏实一些,但是要避免被当事人牵着走,专业方面律师要控制好。

二审法院立案后,律师可以查阅一审案卷。在详细阅读一审案卷材料之后,根据一审案卷材料,寻找案件突破口,继续指导当事人收集证据。除了法律适用错误的案件外,二审改判的关键在于律师能否在一审材料中找出问题,或在二审中找到新证据。这个程序,律师的工作量是相当大的,但是当事人并不知道律师在为他的案子熬夜研究,并不知道律师把他的案件材料天天带在包里或者存在手机里时刻在研究,只有你约他到办公室沟通时他才知道你在为他办案,不要因为当事人的误解给自己泄了气,这期间和当事人做好沟通很重要。

作为当事人,选择了律师一定要相信律师,一个案件办案期限短则数月长的半年甚至更长,不能天天催律师,问律师案件进展,或者天天催律师联系法官,律师需要客户的理解与信任,经常催律师做一些不符合诉讼程序的事情,做一些不归律师把控的事情,只会让律师感觉你对他缺乏信任,造成律师内心烦躁、疲劳,影响律师办案心情。

二审开庭,律师会和当事人沟通开庭事宜,会讲解二审程序及注意事项,当事人应当配合。律师应当重视这个程序,避免出现因为不熟悉二审程序而发生突发情况。庭审结束后,可以根据庭审情况决定是否补充代理意见。判决前如发现新的情况或证据,或有新的意见,可以和承办法官沟通。

最后,我想说的是,信任和尊重是律师无穷的压力,也是律师无穷的动力,他会让律师如耕牛般劳作而不觉辛苦。


章福阳律师

章福阳律师

服务地区: 全国

服务时间:09:00-21:00

律所机构: 浙江金正大律师事务所

150-8820-0295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