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健律师

崔健

律师
服务地区:全国

擅长:刑事案件,债权债务,建筑工程,公司企业

供应链法律专题:卸车损毁孰之过

来源:崔健律师
发布时间:2023-03-31
人浏览

鉴于大型设备技术复杂、工期冗长、价格昂贵、质量笨重等特点,对于大型设备的采购,供需双方往往都会持谨慎态度。一份标准化的设备买卖合同,通常会从产品信息、技术要求、付款方式、验收标准、运输交付、质量保证、违约责任等多个维度,对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约定。然而,作为合同弱势一方的供应商,在合同的起草与修订上没有太多的话语权。多数情况下,供应商为了促成交易,只能无奈签署权利义务严重失衡的买卖合同。

某工程机械公司主营矿山机械设备的生产销售业务。2018年6月,某矿业公司为采购某专用矿山机械设备,与工程机械公司签订买卖合同,双方约定合同总价1200万元,制造工期18个月,按3331方式付款,即预付款30%、进度款30%、验收款30%、质保金10%,设备的生产、运输、试车、培训均由工程机械公司负责。

2019年11月,设备成功下线。同月,工程机械公司安排专业的第三方运输公司,将设备运抵矿业公司指定作业现场。但在卸车吊装过程中,吊装工具钢索突然断裂,导致设备严重损毁。在事故调查过程中,买卖双方就责任归属问题发生争议,矿业公司将工程机械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其承担该起事故的全部责任。

庭审过程中,买方矿业公司认为设备的吊装卸车是卖方应尽的合同义务,因吊装导致的设备损毁赔偿责任理应由工程机械公司承担。但在庭前准备过程中我们发现,买卖合同只对设备谁负责运输进行了明确约定,而对于设备谁负责吊装卸车却只字未提。因此,本案的一个重要争议焦点是,卸货是否属于运输的附随义务。我们通过对包括案涉运输公司在内的运输企业调查走访发现,根据行业惯例,除非特殊约定,否则承运人只负责运输不负责卸货。默认状态下,都是收货方自行安排卸货。此外,根据货车司机、现场作业人员的证人证言,法庭查明,设备运抵现场后,矿业公司第一时间主动安排人员开展吊装卸车工作,并未对卸车义务应由谁承担提出异议。最终,法院认定矿业公司负事故80%主要责任,工程机械公司因未尽审慎提示义务负事故20%次要责任。


以上内容由崔健律师提供,若您案情紧急,法律快车建议您致电崔健律师咨询。
崔健律师
崔健律师主任律师
帮助过 86人好评:15
  • 经验丰富
  • 态度好
  • 解答快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建设东路78号东环国际大厦A座1805
律师信息LAWYER INFORMATION
  • 律师姓名:崔健
  • 执业律所:辽宁相如律师事务所
  • 职  务:主任律师
  • 执业证号:12101*********658
联系本人CONTACT ME
  • 服务地区:全国
  • 地  址: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建设东路78号东环国际大厦A座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