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法律快车 > 金华律师 > 胡丽梅律师 > 律师文集 > 文集详情
律师信息

民事欺诈和诈骗罪的区别

非原创 发布时间:2023-09-20 浏览量:0

导读:

民事欺诈和诈骗罪的区别有以下几点,第一点是主观方面不一样;第二点是内容方面不一样;第三点是后果方面不一样,诈骗罪是需要接受刑事处罚的,而民事欺诈不一定要接受刑事处罚。

  一、民事欺诈和诈骗罪的区别

  1.在主观方面:民事欺诈行为人主观目的是通过瞒、哄、诱导的方法,使受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做出对其不利而对欺诈行为人有利的行为,通过“履行义务”的合法形式,谋取非法利益,其实质是“不法获利”,主观故意是间接的。而诈骗行为则不同,行为人主观上根本没有担负义务的动机,只企图虚构事实迷惑受害人上当受骗,交出财物,非法占有,其主观故意是直接的。

  2.在内容方面:刑事诈骗行为人完全是虚构事实、无中生有,根本不具备履行义务的能力和条件。而欺诈行为人则是基于一定事实基础上的夸张、扩大,属部分内容不真实,且有一定承担义务的能力和条件,也就是说其所实施的行为中有合法的民事内容的部分。

  3.在后果方面:刑事诈骗行为人为了非法占有,巧取豪夺,不择手段,诈骗的财物数额往往非常巨大,严重扰乱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秩序。

  二者虽然在客观表现上相似,但在构成要件上仍然存在明显的区别。

  二、诈骗罪如何起诉

  涉嫌诈骗罪的相关案件一般属于刑事案件,受害人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进行举报。一般情形下,诈骗公私财物在3000元以上的,就会构成诈骗罪,公安机关应当依法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三、集资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集资诈骗罪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诈骗罪,因此它既有一般诈骗罪所具有的共性,也具有一般诈骗罪所不具有的特殊性。东阳胡丽梅律师提醒您,两者区别主要是:

  1.犯罪的对象不同。本罪的对象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用以集资获利的资金,包括金钱与财物;但后罪即诈骗罪的对象则是特定的,即行为人是针对某一特定的人或单位去实施诈骗行为并获取其钱财。

  2.客观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诈骗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直接使被骗人交付财物的行为,被骗人交付财物既可以是为了投资营利,亦可以是购买某物本罪与诈骗罪而言,本罪行为是被包容的法条属特别法条,因此,对以诈骗方法骗取集资的,应当以本罪定罪科刑。


胡丽梅律师

胡丽梅律师

服务地区: 全国

服务时间:09:00-21:00

律所机构: 浙江恒霁律师事务所

137-3577-9230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