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兰律师

张玉兰

律师
服务地区:全国

擅长:刑事案件

183-1115-3959
咨询请说明来自法律快车(服务时间 09:00-23:00)
留言咨询

交通肇事律师解析交通肇事罪共犯的认定

来源:张玉兰律师
发布时间:2021-04-16
人浏览

    一、交通肇事罪共犯的认定方法是什么

    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的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者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共犯论处。”这里的“共犯”就是共同犯罪人。

    共同犯罪,是两人以上的共同故意犯罪,这是我国《刑法》第23条第一款对共同犯罪所下的定义。我国刑法理论界也普遍认为“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的犯罪”,“共同犯罪是指二人基于共同故意而共同实施的犯罪”等等。我国刑法没有规定过失共同犯罪,刑法理论界也普遍不承认之。

    二、怎样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一)从犯罪主体上看,行为人必须是二人以上,这是成立共同犯罪的前提条件,并且各共同犯罪人必须都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二)从犯罪的客观要件上看,各共同犯罪人必须实施了共同犯罪行为。共同犯罪行为是指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指向同一个犯罪事实,彼此联系,互相配合,他们与犯罪结果之间都存在因果关系。

    (三)从犯罪的主观要件上看,各共同犯罪人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谓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经过意思联络,明知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决意实施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这种危害社会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就认识因素上讲,各共同犯罪人必须认识到,不是自己一个人在实施犯罪,而是在他人的配合下共同实施犯罪,并且要明知他们的共同危害社会的行为会造成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就意志因素来讲,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是希望或放任危害社会结果的发生。

    交通肇事律师透露从表面上看,交通肇事后,车辆的主管人员、机动车辆的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者逃逸,致使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的行为,似乎符合共同犯罪的条件。

    一般共同犯罪要求是当事人都是出于故意,但对于交通肇事罪来讲本身属于过失犯罪,因此很多人就自然而然的认为交通肇事罪不会存在共同犯罪的情况。但其实,在交通肇事罪当中可能出现指示驾驶者逃逸的情况,对此,就有可能被认定为共犯,当然我国司法解释中也对这一情况作出了单独规定。

    由此可知,交通肇事罪共犯的认定主体范围很大。可见,所有人都应该遵守交通规则。当今各地经济高速发展,道路建设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自己的汽车,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交通违法行为。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只有文明驾驶,才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以上内容由张玉兰律师提供,若您案情紧急,法律快车建议您致电张玉兰律师咨询。
张玉兰律师
张玉兰律师合伙人律师
帮助过 10286人好评:1343
  • 经验丰富
  • 态度好
  • 解答快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338号维景国际写字楼11层
183-1115-3959
在线咨询
律师信息LAWYER INFORMATION
  • 律师姓名:张玉兰
  • 执业律所:北京倡信律师事务所
  • 职  务:合伙人律师
  • 执业证号:11101*********139
联系本人CONTACT ME
  • 服务地区:全国
  • 咨询电话:183-1115-3959
  • 地  址: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338号维景国际写字楼11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