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星律师

张思星

律师
服务地区:北京-北京

擅长:公司企业,合同纠纷,损害赔偿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理解与认定

来源:张思星律师
发布时间:2013-08-28
人浏览
“归个人使用”是挪用公款罪的基本特征,对“归个人使用”的理解与认定直接关系到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因此最高人民法院曾于1998年4月29日和2001年10月17日就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这一问题进行两次解释,但两解释引起了广泛争议,基于司法实践的需要,2002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认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一)将公款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二)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三)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谋取个人利益的。该解释对“归个人使用”进行了重新诠释,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掌握“归个人使用”内涵:


  (一)需要理解“个人”的内涵,该解释的个人并不限于一个人,而是相对于单位、集体而言。如果行为人与使用人约定双方的借款、还款都以个人名义进行,实质是将公款给其他单位使用,这里的个人显然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单位。


  (二)在公款使用人为单位的情况下,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应以公款给其他单位使用是出自个人名义,还是单位名义作为判断依据,若以个人名义将公款给其他单位使用,不管行为人是否从中谋利,均以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论处;若以单位名义将公款给其他单位使用,则须具备以下两个方面才能以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定性处理,一是由个人决定;二是挪用人从中谋取个人利益。


  (三)准确把握“个人决定”内涵,该解释的“个人决定”中的“个人”不是单位的普通员工,而是具有一定职权的人,能够在某一方面具有决策权的集体或个人,它既包括行为人在职权范围内的决定,也包括超越职权范围决定。如果经单位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将公款给个人使用,或者单位负责人为了单位的利益,决定将公款给个人使用的,不以挪用公款罪定罪处罚。但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利益将公款出借时,也常常与借用人存在一定的人情往来甚至权钱交易,出借公款的功利性与挪用公款的私利目的往往容易混淆,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应区别对待,若单位负责人与借款单位负责人存在钱权交易,应认定其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或者受贿罪,若仅是普通的人情往来,则不构成犯罪。


 
以上内容由张思星律师提供,若您案情紧急,法律快车建议您致电张思星律师咨询。
张思星律师
张思星律师主办律师
帮助过 314人好评:1
  • 经验丰富
  • 态度好
  • 解答快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2号阳光100写字楼D座九层
律师信息LAWYER INFORMATION
  • 律师姓名:张思星
  • 执业律所:北京九稳律师事务所
  • 职  务:主办律师
  • 执业证号:11101*********725
联系本人CONTACT ME
  • 服务地区:北京-北京
  • 地  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2号阳光100写字楼D座九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