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法律快车 > 南京律师 > 张良律师 > 亲办案件 > 案件详情
律师信息

南京A置业诉B科技学院合作协议纠纷案一审判决书

作者:张良律师 发布时间:2015-04-08 浏览量:0

亮点提示:
本案表面上看只是A公司诉请继续履行合同的问题,但其背后隐藏着巨大的违约风险,一旦合同被法院认定尚未解除应当继续履行,则B科技学院要承担千万赔偿的风险。
本案的合同解除权的行使问题。合同解除是类合同解除,而不是特指或单一解除,被告行使的是解除双方合作关系的类解除,而不是原告主张的单一解除。
本案的合同解除后异议期限问题。本案中被告解除合同通知的异议期限为15日,司法解释中没有约定的异议期限为X个月,原告在异议期满后近一年才提出异议,已经丧失了胜诉权,所以其诉讼请求没有得到法院的支持。
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X)栖商初字第X1X号
原告A置业有限公司,组织机构代码24968819—X,住所地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晓庄42号。
法定代表人郑X,该公司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肖X,江苏XX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袁X,该公司经理。
被告B科技学院,组织机构代码X45X5X49—X,住所地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弘景大道99号。
法定代表人聂X,该学院院长。
委托代理人张良、范海波,江苏钟山明镜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南京A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被告B科技学院合作协议纠纷一案,本院于201X年11月20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适用普通程序,于2014年1月14日、2014年X月X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A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肖红、袁义,被告B科技学院的委托代理人张良、范海波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A公司诉称:原告系被告(原南京市农业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南京农校)确认的高校后勤社会化实施单位,2001年12月X日,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并于2002年X月1X日对协议进行了公证。后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又于2002年X月25日重新签订合作协议,双方依据该协议向相关部门办理报批手续。2004年9月,原告将建成的学生公寓交付使用。2006年在相关手续即将办理完毕需要被告配合时,被告以学院整体搬迁为由,要求解除合同,但由于被告未整体搬迁且新建学生公寓,故原告未同意解除。现被告既不安排学生入住原告建设的学生公寓,又不配合原告办理房产的相关手续。原告故诉至法院,要求判令被告继续履行原、被告于2002年X月25日签订的《合作建设南京农业专科学校学生公寓项目协议书》并承担案件诉讼费用。
被告B科技学院辩称:原、被告签订的合作协议已经解除;原告在被告送达解除通知后,未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异议,并以自己的行为表明其接受解除合同的事实;涉案公寓至今未通过消防安全、质量安全的验收,属于违法建筑。综上,请求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经审理查明:2001年12月X日,甲方A公司与乙方签订南京技术大学(筹)签订《合作建设南京技术大学(筹)学生公寓项目协议书》一份,约定:项目名称为“南京晓庄公寓园区”占地总面积50亩,经营方式为:为大学生提供住宿、餐饮等服务;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全部由甲方以现金形式出资;甲、乙双方商定合作期限为五十年,自2001年12月起至2051年12月止;甲方负责办理项目用地的审批及登记手续,承担该项目征地、拆迁、安置、建设等一切费用,自2012年12月起按利润的5%付给乙方;乙方保证2002年9月入住学生2000人、200X年增加2000人 、2004年增加1000人、2005年增加1000人,最终达到6000人的入住规模;项目所占用地约50亩,仅限于用作大学生学生公寓的建设项目,不得挪作他用;……。协议落款处加盖A公司和南京农校印章。同日,A公司与南京农校又签订一份《关于合作建设南京技术大学(筹)学生公寓项目协议书的补充协议》,其中第一条约定:南京技术大学(筹)为调整本校招生计划和安排新生入住,原定2002年入住 2000人,现调整为1400人,余下600人为机动数字;第二条约定:原协议第五项一款的人数以本协议为准,200X年至2005年入住人数以三校合并后所定人数为准,原协议所定人数做为意向性定。协议落款处加盖A公司和南京农校印章。
2002年X月11日,甲方A公司与乙方南京技术大学(筹)签订《关于合作建设南京技术大学》(筹)学生公寓项目协议书的补充协议》一份,其中第一条约定:关于合作期限。原商定五十年的合作期,在合作期间,当乙方依据市政府对学校发展规划和工作意见的要求,向甲方提出终止合作时,甲方应予以理解和支持,不得向乙方追究相关责任,乙方不承担任何经济补偿;第二条约定:关于入住学生的规模。2002年9月底,乙方安排1200人住 ,乙方予以保障。200X年及以后入住人数待三校合并后双方另行约定,原协议中规定的人数不作为双方的约定;第五条约定:2001年12月X日双方签订的《补充协议》废止。协议落款处加盖A公司和南京农校印章。
2002年X月25日,甲方A公司与乙方南京农校签订《合作建设南京农校学生公寓项目协议书》一份,约定:项目名称为“南京晓庄公寓园区”占地总面积约X0亩,经营方式为:为大学生提供住宿、餐饮等服务;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全部由甲方以现金形式出资;甲、乙双方商定合作期限为五十年,自2001年12月起至2051年12月止;甲方负责办理项目用地的审批及登记手续,承担该项目征地、拆迁、安置、建设等一切费用,自2012年按利润的5%付给乙方;乙方保证2002年9月入住学生1200人、200X年增加800人、2004年增加1000人、2005年增加1000人,最终达到4000人的入住规模;项目所占用地约X0亩,仅限于用作大学生学生公寓的建设项目,不得挪作他用;……。协议落款处加盖A公司和南京农校印章。
2002年4月X日,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作出宁计投资字【2002】25X号《关于同意建设南京农校学生公寓项目立项的批复》,同意A公司建设南京农校学生公寓,核定项目总建筑总面积X5000平方米,总投资4000万元,资金由A公司自筹,该地块仅作为南京农校学生公寓的建设用地,不得挪作他用。2002年4月5日,南京农校向南京市高校改革领导小组发出确认书,确认A公司与其共建南京农校学生公寓,为南京农校后勤社会化实施单位。2002年5月29日,南京市规划局向A公司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载明项目名称为南京技术大学(筹)学生公寓,用地位置在栖霞区燕子矶街道晓庄村,用地面积28XX0平方米。2002年9月25日,南京市规划局作出《南京市规划局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批意见通知书》,原则同意A公司申报的南京农校学生公寓设计方案。200X年4月10日,南京市规划局向A公司颁发《南京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载明项目名称为南京农校学生公寓,建设地址在栖霞区燕子矶街道晓庄村,工程名称为05幢学生公寓楼宿舍。200X年X月22日,B科技学院向A公司发函,明确200X年新生安排住宿人数不超过500人,A公司应在X月X0日前将确保准时入住的承诺书交到B科技学院后勤管理处,逾期将不再考虑安排学生入住。
2006年X月18日,南京市人民政府形成《关于B科技学院建设和发展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一份,其中第三条第4款载明:B科技学院主校区设在江宁区,学校尽快将行政管理和教学中心全面迁至江宁校区,提高办学集中度和规模效益,支持江宁区经济社会发展;第三条第5款载明:立即着手进行B科技学院幕府校区土地置换工作,置换收益由市政府统筹,支持B科技学院的建设和发展。2009年9月28日,B科技学院通过公证方式向A公司送达《解除合同通知书》,通知书载明:南京农校和A公司于2001年12月X日签订《关于合作建设南京技术大学(筹)学生公寓项目协议书》,并于2002年X月11日签订了补充协议。2006年X月12日,南京市政府就学校建设和发展问题,形成会议纪要,要求将学校主校区设在江宁区,行政管理和教学中心全面迁至江宁校区,提供办学集中度和规模效益,支持江宁区经济发展。因此,学校于200X年底将主校区迁至江宁校区。根据与A公司在2002年X月11日签订的补充协议第一条的规定,决定解除与A公司的合作,并要求A公司在接到通知后十五日内到学校协商解除善后事宜。2010年9月20日,A公司发函B科技学院,认为其要求解除协议的理由尚未达到双方补充协议中约定的解除合同的条件,故要求继续履行合同。
2011年9月6日,A公司和B科技学院联合向南京市发改委作出《关于建立A大学生科技产业园创业基地项目的报告》,该报告载明:B科技学院与A公司于2001年签订合作建设学生公寓协议,经批复立项后,现已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因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学校发展规划调整,导致合作协议无法按原建设计划继续执行;原合作项目中尚余五幢学生公寓土地资源未建设,故申请建立新项目:A大学生科技产业园创业基地;A公司与B科技学院经友好协商,新项目不再合作,由A公司自筹资金,独立开发,与B科技学院不存在任何经济与法律上的关联。
A公司05幢学生公寓于2002年5月份开工,于200X年4月份竣工。B科技学院自2005年9月起开始安排学生入住该公寓楼至2009年5月份,自2009年9月份起便不再安排学生入住该公寓。2012年年底,A公司对05幢学生公寓楼进行了装修,并以A.翰林.SOHO酒店式公寓项目对外销售,由于A公司无法办理土地和房产的相关手续,故其销售模式为以租代售,租赁期限为60年,现该公寓已入住46户。由于A公司涉及多起纠纷,涉案地块一直处于法院预查封状态。2008年5月X日,南京市国土资源局作出宁国土资【2008】184号文,明确涉案地块的土地使用权不属于A公司,将由市政府另行安排使用,已发生费用经审核后退还A公司。
A公司由原南京A高校后勤服务有限公司变更而来,B科技学院由原B职业大学和原南京农校合并成立。
上述事实,有原、被告的陈述,原告提供的宁政复2001】1X1号文、协议书、宁计投资字2002】25X号文、南京农校确认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南京市规划局审批意见书、提前用地报告、用地事务办理协议、宁国土资【200X】5X号文、苏国土资函【200X】55号文、宁A【200X】55号文、宁A【200X】5X号文、苏国土资函【200X】55号文、宁A【200X】25号文、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宁栖字200X(006)号文、B科技学院函、解除合同通知书、复函、公证书,被告提供的协议书、会议纪要、解除合同通知书、复函、照片、法院裁判文书、关于建立南京A大学生科技产业园创业基地项目的报告等证据在卷佐证,本院予以认定。
本院认为:原告A公司与被告B科技学院签订的协议及补充协议,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法有效。2001年12月X日及2002年X月11日双方签订的补充协议是对2001年12月X日协议的补充,但前一份补充协议被后一份补充协议废止。无论是2001年12月X日的协议还是2002年X月25日的协议,其内容除占地面积、投入资金、入住学生人数等有变更外,其余内容均一致,且涉及事项均为同一内容即原告建设学生公寓,被告安排学生入住,故上述协议从整体上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均是同一框架下对双方合作的约定。被告于2009年9月28日向原告送达解除合同的通知,虽然解除的是双方于2001年12月X日签订的协议及2002年X月11日签订的补充协议,并非原告要求被告继续履行的2002年X月25日签订的协议,但被告的指向是明确的,即要求解除原、被告之间的合作协议。原告在收到被告送达的解除合同通知书后,如果有异议,应在收到解除合同通知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原告直到201X年11月20日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已经超过三个月的异议期限,对于原告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
被告于2009年9月28日向原告送达解除合同通知书后,自2009年9月开始便不再安排学生入住原告建设的学生公寓,原告对此是明知的,但直到2010年9月20日才向被告复函,表达不同意解除合同的意见。虽然原告在复函中不同意解除合同,却又于2011年9月6日与被告共同向南京市发改委提出申请,以原合作项目无法继续执行为由,申请建立南京A大学生科技产业创业基地,并表示双方对新项目不再合作。原告一方面怠于行使权利,一方面又以自己的行为表示对被告解除合同的认可,故原告再要求被告履行双方于2002年X月25日签订的协议,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亦不予支持。
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第九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第一百四十二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原告南京A置业有限公司的诉讼请求。
案件受理费1X800元,由原告南京A置业有限公司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长陈X
人民陪审员何XX
人员陪审员张XX
二0一四年四月一日
见习书记员曾X


张良律师

张良律师

服务地区: 全国

服务时间:09:00-21:00

律所机构: 上海市建纬(南京)律师事务所

139-1339-5388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