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详律师

安详

律师
服务地区:新疆-乌鲁木齐

擅长:债权债务,房产纠纷,婚姻家庭,劳动纠纷

看空即空 欲无则无

来源:安详律师
发布时间:2013-10-16
人浏览

            看空即空  欲无则无 

                           ---对慧能偈语的赏析

                                               作者:安详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此偈语出自后人记载唐代佛教禅宗祖师禅悟之言的《六祖坛经》。传禅宗五祖弘忍向众弟子索偈以便选出第六代禅宗接班人。弟子神秀出一偈: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初做和尚的慧能也出一偈,就是前面那首。其师弘忍认为慧能的思想达到了佛家的最高境界。后来慧能成为禅宗六代祖师。

      慧能这首偈语备受后世佛家子弟和一些信奉佛教真谛的人推崇,认为慧能的偈语含义深邃,意境超然。

      理解此偈语的真正含义必须要结合神秀的偈语来分析。 两首偈语都是围绕“菩提 “,并以对“菩提“理解的不同而展开的。因此首先必须要了解"菩提"及与"菩提树"的含义与关系。

     “菩提"是梵语,即觉悟、智慧、知识、道路的意思,后又被佛家弟子专指一种生长在印度的毕钵罗树。在神秀与慧能的偈语中则独立表达佛学中的“觉悟”即佛家最高的思想境界的意思。这源于一个典故。传佛祖释迦牟尼原为悉达多王子,在他十九岁时,有感于人生一世,无论贫困潦倒还是富贵荣华,都无法摆脱生老病死的纠缠,最终的结果都不能避免死亡,一切都归于虚无空空。但尽管如此,人们却依然表现出对饥饿、病患及不幸的极力排斥,而对享乐、奢靡生活极尽一切努力去追求。人们时刻被贪念所纠缠,被欲望所折磨,生生世世循环不已,这似乎与人们都能看到的最终结果的事实很矛盾。他便思忖着世界上应该存在一种永恒的"东西",可以解决这个矛盾,它应能帮助现世中的人们摆脱痛苦的折磨和欲望的纠缠,而去获得一种肉体和精神上的和谐,一种超越现世中痛苦与欲望的永恒。它应当不会因为人的生或死而消失。悉达多王子曾多次独自外出寻找答案,多不得而终,但他依然痛苦地坚持着。为追求这种永恒的"东西",二十九岁时,他放弃了太子身份和王宫的安逸生活,离家寻觅。经过六年的艰苦修行,仍无法找到解脱之道。这年他三十五岁,一天他偶然坐在一棵毕钵罗树下思索,人生的真谛究竟是什么?到底在哪儿?他不知不觉进入了冥思苦想。他的思绪时而澎湃如狂风翻卷的大海,时而静谧如温顺轻快的小溪。他坐在毕钵罗树下长时间地一动不动,静静的如死去一般,但他的思绪却一刻也没有停止。他不吃不喝整整思索了六天六夜,到了第七天,他缓缓从毕钵罗树下站起,慧眼望向远方,一切都变得清晰,他终于大彻大悟,彻底领悟到了解脱生死之道的真谛,最终创立了佛家的基本理论体系。 后来佛家弟子有感于此,便将毕钵罗树称为"菩提树",即"觉悟树"。且多认为王子觉悟成佛是在毕钵罗树下思索的结果,所以后来"菩提"便与毕钵罗树紧密不可分地连在了一起。

      要理解二首偈语,区别其不同之处,必须要辨明神秀与慧能对菩提树理解的差异。

      二人都是在偈语中用"菩提"表达对达到佛家最高境界的理解, 但神秀偈语中"菩提树"中的"菩提"与慧能的"菩提"所表达的含义有着质的不同。  

      按神秀的意思,佛祖释迦牟尼的觉悟是缘于他在菩提树下的结果。神秀不但认为人的主观之外存在客观物质世界,而且认为客观世界具有绝对理性;佛祖之觉悟就是佛祖之心的活动对客观理性\"菩提树"感悟的结果,即佛祖心性对客观的"绝对理性"追求的吻合。神秀强调客观绝对理性"菩提树"的存在,也是诸多一般佛家弟子将佛祖在其下思索了七天而终于觉悟的毕钵罗树称为"觉悟树"的表象。神秀认为他自己的身子就是客观理性即"觉悟"的载体,只不过其心性尚未达到与其客观本性的"觉悟树"完全吻合的程度。显然,神秀的观点比众俗僧更加明确,认为每个佛徒的心性是不同的,之所以多不得觉悟,原因是未能悟出客观的绝对理性。神秀认为佛祖之觉悟就是不断通过修身养性去追求觉悟树的结果。于是神秀便在偈语中说,我本来就具有可以使人觉悟的"菩提树"这个身子,即佛之觉悟的客观理性,如果加上我的主观努力,即"时时勤拂拭",使树保持干净,使心的明镜不要染上灰尘,最终便可“悟”到那个外部的"绝对之理",而达到佛家大彻大悟的最高境界。因此,在神秀理解的佛之最终觉悟中,"菩提"与树不可分离,“菩提树”成为其观点中客观精神的典型标志。

       而慧能则与神秀不同,他虽然也用了"菩提"二字,但他只是借用了菩提树即"觉悟树"所包含的觉悟之意。

      慧能认为"菩提"与"树"是分离的,即佛祖之最高的觉悟与外部客观世界无关。这与众俗僧理解的佛祖觉悟与菩提树的因果关系也更不一样。按一般俗僧理解,佛祖外出寻觅,七年不得觉悟,而在菩提树下,七日便得正果,显然,树的作用是极大的。故众俗僧便直观地将毕钵罗树改称"菩提树"。显然一般俗僧仅将佛祖之悟与菩提树的关系作了一般的感性认识,更多的是认为毕钵罗树给佛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加快了佛祖的觉悟,看重思想觉悟对客观条件的依赖。而慧能观点不但超越了普通僧众认为佛祖觉悟缘于外部世界的条件的认识,而且也完全摒弃了神秀所主张的佛祖觉悟是主观心性对客观理性追求吻合的观点。这也就是惠能与神秀观点的本质不同之处。相同的是,慧能也认为觉悟是佛家的最高理性,不同的是佛祖之觉悟是唯精神的,觉悟是自我主观意识本身的结果,它的产生既不决定于树(物),也与树(物)无关。"菩提本无树"就是这个意思。慧能认为佛祖觉悟成佛,虽在菩提树下,树可能给了悉达多王子阴凉舒服的感觉,可能提供了一些主观活动的便利,使王子不至于被晒死、饿死,但王子觉悟成佛的根本的决定性的因素是王子的主观佛性,与外在的毕钵罗树提供的阴凉的"条件"无关。佛祖的觉悟是其主观意识的结果,其觉悟中没有"物",没有"非空",没有"色"和"形",不是对“物”主观反映,也不需外部之物的“帮助”。因为在慧能看来外部物质世界根本就不存在。

       既然不存在外部客观物质世界,那自然就更不存在将其比做所谓客观世界绝对精神之"菩提树"了。按慧能的本意,觉悟即是觉悟的结果;不觉悟是思辨不清,心性迷离,神志妄幻所致。在完成大彻大悟的过程中,慧能完全抛弃了神秀认识中对外部条件的依赖,和追求主观与客观理性的统一的观点,而将单纯的主观思辨即主观思维活动推向决定一切即觉悟与否的高度。

       同样,二人第二句偈语的含义也存在根本的对立。二人的分歧主要交集在对"明镜"性质的认识及形态归属上。

       明镜在这里指人的思辨认识要达理性的地步,所使用或采用的一种途径和方法,当属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心为明镜台",意指心作为思辨的载体应当是有形的,就如明镜一样,有形有色。神秀将心比做明镜,强调明镜作为思辨的方法、认识的初级阶段易受外部环境的干扰,就象明镜台容易被尘埃污染一样。按神秀的观点,佛家最高境界是人的主观心性对客观之绝对理性追求的吻合,达到对客观精神的彻悟即可成佛。神秀就认为其心具有镜子的功能,可以映照自我发现不足。既然心如镜子,就一定有形,就易被尘埃所染,染上尘埃就会影响镜子的功能。所以他要"时时勤拂拭",以使其心不失正确思辨的功能。但神秀在最后一句中用了一个"惹"字,则使最后两句在表面产生了矛盾。前面用"拂拭,"表明尘埃是客观所致;后面用"惹"字,则又表明染尘是主观"招惹"所致,矛盾似乎很明显。但笔者认为这恰恰说明神秀所认为的,在主观心性追求与客观绝对理性吻合的过程中的难点,即佛徒修练成佛就是不断地被杂物所诱惑所拖累而又不断地认清杂物进而抛弃杂物的诱惑,使心性的认识不断深化,最终达到对客观之理彻悟的过程。佛们世俗弟子终不能成佛,就是心性不能完全摈弃杂物和完成认识深化这个过程。

       同样慧能对“心”的定性与评价与神秀也截然相反。慧能认为佛祖的觉悟与"物"、"非空"、"色"无关,因而达到觉悟的途径、方法也与物无关。在慧能看来,既然客观世界不存在,那么就更不存在什么客观之理性或客观精神了。认识的最高阶段没有物,不依赖物,而认识的过程,认识的初级阶段也更没有物的参与,即“心思”无形。

   “明镜亦非台",意指心有类似明镜的辨识功能,但心不是”镜台”,是无形的;心既无形,怎么会染尘埃?非但如此,因为世上本来就没有尘埃之"物",既无尘埃,何须拂拭?因此,按慧能的观点,认识洞察世事万物的途径方法和能力不是物,不依赖物,不是形,不需要形,只要思辨能达到看空一切的高度,只要你主观愿意抛弃世俗的一切,便可以顿悟成佛。

       与前一句紧密相连,慧能在最后则进一步通过批驳、反诘神秀观点的方式将其前两句观点的精华推向了极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世间本来就没有任何物,又从哪里去招惹物呢?

      显然,按慧能的观点,世上本无物,人们却为自己臆造的物所迷惑,心性又与物纠缠不清。在物欲的诱惑及支配之下,人们为生老病死而感到痛苦,为身外之利争斗不息,都不是什么外界有物并被物制约所致,而是不能看空一切,是主观不明,心性不净所致。这也是慧能认为众多俗僧最终无法彻底觉悟最终成佛的根本原因。所以,人生一世能否看空一切,能否摈弃物欲杂念决定着人们能否获得永恒和谐生存之理的关键!

       小结,以现代哲学术语来界定,神秀的观点当属客观唯心主义。神秀不但认为存在外部世界,而且认为外部世界存在绝对精神,佛祖的觉悟即佛家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佛心追求客观理性的结果。

       而慧能的观点则属于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按其偈语第一句指明觉悟即精神与树(物)无关,到第二句指明心(认识)的初级活动也是没有形,不依物,再到第三句彻底否定客观世界即物的存在,完全表明了他的哲学观点,即人的主观意识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源,万事万物都是我的感觉、观念、意志、情感虚幻的产物。人们为物所困都是主观对物的臆造,是心思迷离本源的结果。

       总之,慧能及其偈语的典故深刻地刻划出万物皆空无、一切唯心所造,一切唯心所生的大乘佛教的根本教义。



以上内容由安详律师提供,若您案情紧急,法律快车建议您致电安详律师咨询。
安详律师
安详律师
帮助过 510人好评:2
  • 经验丰富
  • 态度好
  • 解答快
乌鲁木齐市新华北路185号政协金堡大厦7楼
律师信息LAWYER INFORMATION
  • 律师姓名:安详
  • 执业律所:新疆西域律师事务所
  • 职  务:
  • 执业证号:16501*********359
联系本人CONTACT ME
  • 服务地区:新疆-乌鲁木齐
  • 地  址:
    乌鲁木齐市新华北路185号政协金堡大厦7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