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交通事故> 酒后驾车撞死人判几年

酒后驾车撞死人判几年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7-19 08:47:05 0人浏览

导读:

酒后驾驶已经被列为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在中国,每年由于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达数万起;而造成死亡的事故中50%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酒后驾车的危害触目惊心,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杀手”。那么,酒后驾车撞死人判几年呢?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酒后驾车撞死人判几年
  • 1、

    酒后驾车撞死人判几年

      有时候一时兴起喝多了酒开车,如果运气不好就会不慎发生酒后驾车撞死人的事件。酒后驾车撞死人判几年呢?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机动车驾驶人呼气、血液酒精含量阀值》

      20毫克至80毫克酒精含量每百毫升血液,属于酒后驾驶

      80毫克酒精含量以上每百毫升血液,属于醉酒驾驶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1人死亡或者重伤3人,负事故的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

      综上,经交警对机动车驾驶人进行呼气或血液检测后,20至80毫克酒精每百毫升血液属于酒后驾驶。80毫克酒精含量每百毫升血液以上,属于醉酒驾驶。

      无论是酒后驾驶还是醉酒驾驶都是违反交通运输法规的过错行为,此种情形下发生交通事故,警方在对现场进行勘察,会充分考虑机动车驾驶人这一过错情形,但是同时还会考虑死者是否存在过错,综合全案进行责任划分...

  • 2、

    醉酒驾车撞死人判几年

    醉酒驾车撞死人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者要处以3~7年的有期徒刑。酒后驾车撞死人,肇事者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法官会根据情节的轻重来进行判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3、

    醉酒驾车撞死人判几年

      醉酒驾车撞死人判几年?很多车主都比较关心这个问题,因为酒驾本身就是很危险的行为,很有可能对自己和他人人身安全造成危害。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要看定性而异,如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则可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如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则可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4、

    醉酒开车撞死人判几年

      如果撞死人后没有逃逸,酒驾要从重处罚,那么将有可能判二到三年的有期徒刑;如果撞死人后逃逸,酒驾要从重处罚,那么将有可能判无期、甚至是死刑。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 5、

    酒后驾车逃逸致人死亡的如何处刑

      案情:被告人陈某酒后驾驶车辆,行驶过程中将一行人撞伤(后经法医鉴定,属重伤)。被告人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驾车逃离了现场,后被抓获。该事故经公安机关认定,被告人陈某负事故全部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15日《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2款的规定,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5)、严重超载驾驶的;(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根据上述司法解释,对被告人陈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意见是统一的。但对量刑幅度存在争议:

      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陈某酒后驾驶机动车辆,违反道路交通运输管理法规...

  • 6、

    酒后撞死人逃逸判几年

    酒后撞死人并逃逸的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最轻可判拘役。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第一项为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第六项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因此酒后撞死人逃逸的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

    此外,死亡人数也影响具体量刑。造成一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2人以上死亡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是在交通事故发生时已经造成了死亡后果。如果是逃逸导致受害人死亡的,那么将适用交通肇事罪的第三档量刑,即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 7、

    酒后驾车撞死人判几年

      有时候一时兴起喝多了酒开车,如果运气不好就会不慎发生酒后驾车撞死人的事件。酒后驾车撞死人判几年呢?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机动车驾驶人呼气、血液酒精含量阀值》

      20毫克至80毫克酒精含量每百毫升血液,属于酒后驾驶

      80毫克酒精含量以上每百毫升血液,属于醉酒驾驶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1人死亡或者重伤3人,负事故的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

      综上,经交警对机动车驾驶人进行呼气或血液检测后,20至80毫克酒精每百毫升血液属于酒后驾驶。80毫克酒精含量每百毫升血液以上,属于醉酒驾驶。

      无论是酒后驾驶还是醉酒驾驶都是违反交通运输法规的过错行为,此种情形下发生交通事故,警方在对现场进行勘察,会充分考虑机动车驾驶人这一过错情形,但是同时还会考虑死者是否存在过错,综合全案进行责任划分...

  • 8、

    交通肇事逃逸要判多久

      随着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辆汽车作为出行工具,从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那么交通肇事逃逸要判多久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交通肇事逃逸要判多久:

      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后逃逸,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

      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

  • 9、

    交通肇事逃逸多久立案

    交通事故逃逸后,可以立即报警处理。

    根据我国《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行为人的交通肇事行为必须达到“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程度,这是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前提和基础。

    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如果行为人没有意识到交通事故的发生而离开现场,则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只能认定为构成一般的交通肇事罪。如果行为人“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造成交通事故而装作不知道,逃离事故现场的,仍应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