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妇女产假有多久
-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无论当事人是生一胎还是二胎,单胎顺产为90天,难产或者是多胞胎各自相应增加15天。产假是可以带薪休假的,更多关于二胎产假新规定是怎样的的相关知识,接下来就为您来解答这个疑惑。
一、二胎产假新规定是怎样的
不管是一胎还是二胎,单胎顺产为90天,难产或多胞胎各相应增加15天。《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的晚育妇女,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晚育假三十天,其配偶享受晚育护理假三天。晚育是指已婚妇女生育第一个子女时,年满二十四周岁。从上述规定来看,生育二胎不是晚育,晚育假三十天和其配偶的晚育护理假三天无法享受。当然,如果单位能多给你30天晚育假,那就更好了。如果单位批准的话,你还可以申请两个半月的产前假,产前假期间的工资收入不得低于以前月工资性收入的80%。
二、什么是产假
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
现在我国正式实施的产假标准依据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草案)》。草案将女职工生育享受的产假由90天延长至98天,并规范了相关待遇。
三、产假的分类如何
1、必须享受的假。产假:98天+30天晚育假+15天(难产)+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
产前检查:女职工妊娠期间在医疗保健机构约定的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包括妊娠十二周内的初查),应算作劳动时间。(有些企业将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的时间计为病假、缺勤等,侵害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产前工间休息:怀孕七个月以上,每天工间休息一小时,不得安排夜班劳动。
授乳时间:婴儿一周岁内每天两次授乳时间,每次30分钟,也可合并使用。
2、可以请的假。产前假:怀孕7个月以上,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部分属于地方法规规定必须给假的情况,单位应批准其休假。如上海市规定“经二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证明有习惯性流产史、严重的妊娠综合症、妊娠合并症等可能影响正常生育的,本人提出申请,用人单位应当批准其产前假。”
哺乳假:女职工生育后,若有困难且工作许可,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单位批准,可请哺乳假六个半月。
保胎假:医生开证明,按病假待遇。
晚育假、晚育护理假
遇法定节假日顺延。
产假98天是包括双休日和国定假日的
晚育假,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处理。例如,广东省为15天,上海市为30天。晚育假包括双休日,但不包括法定节假日。
如果用人单位在女劳动者怀孕期间辞退的话,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以上内容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二胎产假新规定是怎样的的相关知识,希望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够帮助到您。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感到疑惑,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
女职工有生育需求的,都会比较关注生育保险的情况,各地的女职工都可以享受产假的福利,生孩子的妈妈都希望可以多陪伴孩子,但是各地的条例有所不同,产假天数也不同,那么最新产假规定是怎样的?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最新产假规定是怎样的
2016年1月1日,我国开放二胎政策,各地延长产假。产假的一般规定:
1、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
2、难产,增加产假15天;
3、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4、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
5、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6、晚育产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
二、产假工资是公司出还是社保局
根据我国计划生育办法和各省市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用人单位怀孕女职员享受国家规定产假期间,产假工资照发,享受全勤待遇。目前我国产假工资公司一般由用人单位按月发放给员工,其主要目的就是保证生育女职员产假期间基本生活。但请注意一点,那就是在已实行生育津贴发放制度地区,生育津贴包含产假基本工资,生育津贴具有产假工资性质,社保机构将生育津贴发放给用人单位,再由用人单位发放给职工。
三、产假期间用人单位能解除劳动合同吗
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劳动合同即终止。为了维护劳动者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权益,国家规定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使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也不得终止劳动合同:
1、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劳动者尚处在医疗期、孕期和哺乳期内的,劳动合同应延续至劳动者医疗期、孕期和哺乳期期满时终止。用人单位有义务继续向劳动者提供医疗待遇和生育待遇。
2、劳动者因工伤完全丧失或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有关伤残待遇。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在哺乳期内与公司的劳动合同期满,劳动合同应延续至哺乳期期满时终止。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若员工没有上述情形,用人单位则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若公司无合法理由辞退员工,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工资作为赔偿金。以员工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工资标准,是全部工资的平均。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最新产假规定是怎样的”等相关法律知识。综上所述,我国开放二胎政策,各地延长产假,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各地增加的产假天数各有不同,具体要以当地的规定为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
对于女性职工来说,女性职工是需要进行生产的,因为女性职工如果怀孕的话,需要修相应的一个生产的假期,对于女性职工的一个生产的假期来说,应该如何申请呢?接下来为大家带来女职工产假应该如何申请的详细知识,希望帮助到大家。
一、女职工产假应该如何申请
尊敬的领导:
本人已近临产,预产期为××××年××月××日,属于计划内合法生育第二胎。鉴于家庭住地与工作单位之间距离较远以及目前身体状况,难以坚持正常工作。根据中心相关规定,产妇休假应为××天。我现特向中心申请休产假,预计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望领导给与审批为盼。感谢!
特此申请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年月日
二、休产假期间工资怎么算
(一)如果公司的工资管理规定中,有明确产假的工资发放办法的,可以按照该规定发放。产假工资不能低于基本工资标准。
(二)严格意义上说,应按照社会保险中生育保险的相关规定发放。社保的产假工资又叫生育津贴规定如下:
1、女职工按规定享受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按照本单位上年度职工月人平缴费工资除以30天再乘以产假天数计算,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拨付到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应按职工的实际工资收入发放生育津贴。计算生育津贴的产假天数按自然天数。
2、生育津贴即为产假期间的工资,女职工(含原领取非全额工资者)实际工资收入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按本市最低工资标准计发。
三、申请休产假需要什么证明
1、产假申请材料身份证、结婚证、准生证、出生证。产假申请流程是申请安胎假,向医院开具证明,递交上级,等待批准。申请产前假、产假、哺乳假。就要统一出具身份证复印件、结婚证复印件、准生证复印件加上自己填写的产假申请书一并递交上级。
2、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职业女性休产假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由社保统筹基金报销相关医疗费和发放生育津贴;职业女性没有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承担。
以上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女职工产假应该如何申请的相关知识,生育这件事情是比较重要的,要合理地享有我们应该有的假期。大家还有相关的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相关栏目的专业律师,他们会为大家做出专业的解答来供大家参考。
-
产假顾名思义就是女职工在工作期间,怀孕前后享受的休假待遇,一般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很多人就想知道产假期间的工资发放问题,接下来就整理的关于产假期间工资什么时候发放的相关内容。
一、产假期间工资什么时候发放
生育津贴由用人单位按月垫付,产假期间工资发放时间是产假期满结算。
工资是劳动报酬,女职工产假期间不提供劳动,不享有工资,享受劳动保险待遇。根据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和各地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停发工资,改发生育津贴:
1、参加了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经济支付按所在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支付。生育津贴低于女职工生育期工资的,由所在单位补足差额;高于本人工资的,所在单位不得截留。
2、没有参加生育保险的,由所在单位按产假前正常出勤工资标准支付。
生育津贴由单位逐月垫付,产假期满结算。
二、产假期间工资如何发放
第一,保胎假,工资按照病假发
保胎假是由医生开证明,所以按病假待遇发放工资。
第二,产前假,工资按八成发。
怀孕7个月以上,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部分属于地方法规规定必须给假的情况,单位应批准其休假,工资按照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
第三,产假,领生育津贴
产假包括:98天+30~60天(各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延长生育假)+15天(难产)+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领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是国家补贴给企业,用来发放产假期间工资的,但它的计算方法与公司在社保处的申报工资基数有关,所以实际中的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并不相等,所以有规定: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就高领取,简单说来就是:
1、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即员工以往每月的实发工资标准,下同)高于生育津贴,那就按产假工资发员工就OK,生育津贴下来,归企业。
2、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低于生育津贴,那可以先按产假工资发员工,然后生育津贴下来,将与产假工资的差额补给员工,剩下的还是归企业。
第四,哺乳假,六个半月按照工资八成发,再延长期间按七成发。
女职工生育后,若有困难且工作许可,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单位批准,可请哺乳假六个半月,工资按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再延长期间按七成发。
需要注意的是,各个省的计划生育条例已经取消了晚育假,并延长了产假,各省产假增加的天数30-60天不等,具体产假的天数大家咨询当地计生部门或者查询地区计划生育条例。
部分属于地方法规规定必须给假的情况,单位应批准其休假,工资按照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
三、产假期间工资该由谁发放
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职业女性休产假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由社保统筹基金报销相关医疗费和发放生育津贴;职业女性没有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承担。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关于产假期间工资什么时候发放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各个省的计划生育条例已经取消了晚育假,并延长了产假,各省产假增加的天数30-60天不等,具体产假的天数大家咨询当地计生部门或者查询地区计划生育条例。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也可以来咨询法律快车。
-
我们知道女人在生产期间,作为另一半也是享有陪产假的,这也是我国法律严格规定的,但是由于省份不一样。各个地方的陪产假具体时间都有一定差别,接下来就整理的关于女人生小孩男人有产假吗的相关内容。
一、女人生小孩男人有产假吗
男的不叫产假,又不生孩子,叫陪产假。据计划生育条例中第五章中第三十三条规定:实行晚婚的,除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20天;已婚妇女晚育的,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30天,以予男方护理假15天。婚假、产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奖金照发。
二、产假期间工资如何发放
第一,保胎假,工资按照病假发
保胎假是由医生开证明,所以按病假待遇发放工资。
第二,产前假,工资按八成发。
怀孕7个月以上,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部分属于地方法规规定必须给假的情况,单位应批准其休假,工资按照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
第三,产假,领生育津贴
产假包括:98天+30~60天(各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延长生育假)+15天(难产)+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领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是国家补贴给企业,用来发放产假期间工资的,但它的计算方法与公司在社保处的申报工资基数有关,所以实际中的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并不相等,所以有规定: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就高领取,简单说来就是:
1、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即员工以往每月的实发工资标准,下同)高于生育津贴,那就按产假工资发员工就OK,生育津贴下来,归企业。
2、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低于生育津贴,那可以先按产假工资发员工,然后生育津贴下来,将与产假工资的差额补给员工,剩下的还是归企业。
第四,哺乳假,六个半月按照工资八成发,再延长期间按七成发。
女职工生育后,若有困难且工作许可,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单位批准,可请哺乳假六个半月,工资按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再延长期间按七成发。
需要注意的是,各个省的计划生育条例已经取消了晚育假,并延长了产假,各省产假增加的天数30-60天不等,具体产假的天数大家咨询当地计生部门或者查询地区计划生育条例。
部分属于地方法规规定必须给假的情况,单位应批准其休假,工资按照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
三、劳动者产假放多少天
劳动者产假放98天,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关于女人生小孩男人有产假吗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我们知道男方护理假15天。婚假、产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奖金照发,具体可以咨询相关单位,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也可以来咨询法律快车。
-
生育津贴对于女性同胞来说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津贴,生日津贴可以在生育的时候给予一个相应的津贴,对女性同胞进行补偿,如果女性休产假的还有产假的工资,那么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是一样的吗?接下来为大家带来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一样吗的详细知识,希望帮助到大家。
一、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一样吗
产假工资与生育津贴可以说是一回事,但也有一定区别。根据我国《女职工特殊保护条例》第八条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如果单位缴纳了社保,则由社保部门发放生育津贴。如果没有缴纳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承担产假工资,但是生育津贴高于本人产假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不得克扣;生育津贴低于本人产假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
二、生育津贴如何领取
一种是之前已有生育二胎的计划,没有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那男职工就不享受15天的护理津贴。 女职工一胎和二胎待遇一致,即可领取98天的基础产假工资(难产、剖宫产在98天的基础上增加15天)和生育医疗费。 另一种情况是之前已办理独生子女手续,领取了一胎生育保险待遇,这种情况在领取二胎待遇时,需男职工退回15天的护理津贴。 女职工在正常享受二胎待遇的同时,扣回60天产假的生育津贴,即只能领取38天产假的生育津贴。
三、生育保险是什么
生育保险(Maternity Insurance)是指在劳动者因生育子女而导致劳动力暂时中断时,由国家和社会及时给予物质帮助以确保劳动者基本生活及孕产期的医疗保健需要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也是国家通过立法,在怀孕和分娩的妇女劳动者暂时中断劳动时,由国家和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生育津贴和产假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国家或社会对生育的职工给予必要的经济补偿和医疗保健的社会保险制度。
生育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对怀孕、分娩女职工给予生活保障和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政策。其宗旨在于通过向职业妇女提供生育津贴、医疗服务和产假,帮助他们恢复劳动能力,重返工作岗位。
生育保险关系到广大女职工的切身利益,在我国,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两项内容:
(一)生育津贴:用于保障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基本生活需要,应在女职工分娩后3个月内向相关主管部门办理生育津贴申领手续。计算公式为:女职工本人生育当月的缴费基数÷30(天)×假期天数。其中,生育津贴低于本人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企业补足。
(二)生育医疗待遇:用于保障女职工怀孕、分娩期间以及职工实施节育手术时的基本医疗保健需要。
我国劳动部在1995年颁布的《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中规定,生育保险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筹集资金,由企业按照其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生育保险费,建立生育保险基金,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以北京市生育保险缴费比例为例:企业每月按照其缴费总基数的0.8%缴纳,职工个人不缴纳。
以上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一样吗的相关知识,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一般来说它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所以要区别来进行对待。大家还有相关的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相关栏目的专业律师,他们会为大家做出专业的解答来供大家参考。
-
高龄产妇产假国家规定出炉后,很多高领产妇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规定中是如何描述的,了解我国劳动法对产假的最新规定能帮助准妈妈们保障自身的权益。那么为了让大家能够详细了解2020高龄产妇产假是多久相关法律问题,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2020高龄产妇产假是多久
国家规定产假多少天
1、产假期间职工享受基本工资待遇;
2、98天 30天(晚育) 15(难产) 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
3、产假需提供证件:身份证、结婚证、准生证、出生证独生子女证、(产妇在子女出生后4个月内办理独生子女证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35天产假);
4、 在符合《计划生育条例》前提下,女员工在分娩前15天至后75天内可获得90天全薪产假。申请产假报告在分娩前10周内交人事部批准,并附有公司认可的医院出具的怀孕证明;
5、符合《计划生育条例》前提下,男职工之配偶属晚育者,且为计划内第一胎者,男职工可享受陪产假3天。但在试用期内不可享用陪产假。
二、产假分类
1、必须享受的假
产假:98天 30天/15天(晚育) 15天/30天(难产) 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
产前检查:女职工妊娠期间在医疗保健机构约定的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包括妊娠十二周内的初查),应算作劳动时间。(有些企业将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的时间计为病假、缺勤等,侵害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产前工间休息:怀孕七个月以上,每天工间休息一小时,不得安排夜班劳动。
授乳时间:婴儿一周岁内每天两次授乳时间,每次30分钟,也可合并使用。
2、可以请的假:产前假、哺乳假、保胎假、晚育假、晚育护理假、授乳时间哺乳假
三、领养孩子有产假吗
没有产假,因为产假仅是针对产妇的。如果抚育婴儿有困难,可在所有收养手续办理完毕后,考虑向单位提出事假请求或哺乳假请求,具体情况要依照《劳动法》中的相关规定。按照我国《劳动法》规定,产假为90天,目的是保障产妇恢复身体健康。
产假是基于生育的事实。针对的是现实中实际怀孕需要分娩生产的产妇。因此,在领养孩子而不是自己生育孩子的情况下,女性职工是不能享受产假及相应待遇的。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高龄产妇产假是多久”的相关内容,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知道高龄产妇产假是多久。若还遇到其它问题,欢迎上法律快车的法律平台,咨询专业的律师。
-
在我国现已开放二胎政策的情况下,孕妇在进行生产之前,还是需要前往相关部门开具办理准生证明的,而办理准生证明的时候,所需要的材料就有结婚证这一证件,那么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未婚流产有带薪产假吗以及相关问题的解答是怎样吧!
一、未婚流产有带薪产假吗
1、我国《劳动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八条规定,“女职工产假为90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流产的,其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
2、由此可见,妇女生育期间的产假是法定的,不管其生育是否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不过,生育权的行使必须依法进行,权利人只能在婚姻关系建立后的某一时间段内生育子女,并且必须取得人口管理部门颁发的准生证明。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规定,女职工违反国家有关计划生育规定的,其劳动保护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计划生育规定办理,不能享受相关生育保险待遇。
3、因此,虽然只要有生育事实就应当享受产假,但鉴于未婚生育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因而不能享受生育保险等相关待遇。
二、问题咨询
未婚生育有产假吗?
律师回复
法律意见:未婚是可以休产假的。
法律依据:《劳动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看到这里,法律快车小编相信你也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内容了,因此在相关人有着未婚流产的情形的时候,就需要其是否存在使用产假的范围内,不然是不会有产假待遇的,好了以上就是未婚流产有带薪产假吗的相关内容,如果你还有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律师。
-
我们员工平时请事假时需要向公司提交请假条,请病假时除了要向公司交病假条,可能还需要提交医院发票等证明凭证,那么,如果休产假需要交什么资料?休产假除了要交个人的身份证明,还需要交关于生产的相关资料,具体内容请看所整理的内容:
一、休产假需要交什么资料
各单位对于休产假的流程不同,具体产假申请流程建议员工到当地人事部门咨询为准,产假申请流程几所需资料大致如下:
1、员工提供有效的本人身份证、结婚证、准生证、出生证和独生子女证以及相关生育资料等到单位人事部门领取产假申请表。
2、按照单位产假申请表要求填写,并上交主管,经理等签名。
二、产假天数规定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三、 产假工资如何发放?
1、保胎假,工资按照病假发
保胎假是由医生开证明,所以按病假待遇发放工资。
2、产前假,工资按八成发。
怀孕7个月以上,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部分属于地方法规规定必须给假的情况,单位应批准其休假,工资按照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
3、产假,生育津贴
在实行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支付标准按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在没有开展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生育津贴由本企业或单位支付,标准为女职工生育之前的基本工资和物价补贴。
产假包括:98天+30天(晚育)+15天(难产)+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领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是国家补贴给企业,用来发放产假期间工资的,但它的计算方法与公司在社保处的申报工资基数有关,所以实际中的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并不相等,所以有规定: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就高领取,简单说来就是:
(1)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即员工以往每月的实发工资标准,下同)高于生育津贴,那就按产假工资发员工就OK,生育津贴下来,归企业。
(2)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低于生育津贴,那可以先按产假工资发员工,然后生育津贴下来,将与产假工资的差额补给员工,剩下的还是归企业。
4、哺乳假,六个半月按照工资八成发,再延长期间按七成发。
女职工生育后,若有困难且工作许可,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单位批准,可请哺乳假六个半月,工资按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再延长期间按七成发。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休产假需要交什么资料的相关法律知识,不同单位对产假申请的流程有所差异,但是所需要提交的资料基本相同,包括员工个人的身份证、结婚证、准生证、孩子出生证明、产假申请表等相关资料,如有不清楚的地方,建议咨询本单位负责该事项的相关部门。
-
2019-06-05 劳动法 收听:4777
-
2018-10-31 劳动法 收听:7426
-
2018-10-30 劳动法 收听:2425
-
2021-03-05 阅读: 202
-
2021-03-05 阅读: 92
-
2021-03-05 阅读: 150
-
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材料2018-09-09 阅读:910
-
工伤伤残鉴定需要什么材料2018-09-08 阅读:2,436
-
工伤保险的缴费基数2018-09-06 阅读:763
-
九级工伤有哪些赔偿项目2018-09-04 阅读:859
- 代表建议:妇女产假后岗位应“归原主” 阅读:1687
- 杭州一国企率先推出妇女18个月产假引争议 阅读:2437
- 劳动法规定产假 阅读:2167
- 13项侵害农村妇女权益的问题突出 阅读:3039
- 社保生育险交多久能用 阅读:58
- 2018孕期产检假规定 阅读:27632
- 沈阳新生育法 妇女生育有补贴丈夫带薪护理 阅读:2628
- 劳动法产假工资如何发 阅读:2618
- 生育保险的主要组成部分 阅读:2134
- 高收入人群利益如何维护 阅读: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