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伤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是什么
-
工伤死亡赔偿金怎么计算?工伤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是什么?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工伤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方法。
工伤死亡赔偿金,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工伤死亡赔偿金包括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
一、工伤死亡赔偿金计算方法
依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注: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统筹地区是指直辖市和设区的市)。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直系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二、工伤死亡赔偿金计算方法后分割情况
工亡赔偿金的分割是指工亡职工的亲属通过与工亡职工单位协商取得工亡赔偿金后,工亡职工的亲属之间对工亡赔偿金进行分配。
(一)工伤死亡赔偿金各部分的性质
丧葬补助金用于工亡职工的丧葬支出,所以丧葬补助金无须在工亡职工亲属之间分配。
供养亲属抚恤金则是按月发给工亡职工生前供养的亲属的生活补助金,所以,供养亲属抚恤金本也不存在分配的问题,但由于是工亡职工单位与工亡职工协商赔偿的结果,所以一次性给予供养亲属抚恤金,工亡职工亲属以后不再要求,所以,对供养亲属抚恤金需要按规定计算出各自的份额,由于供养亲属抚恤金的领取有明确的条件,所以,也不难确定各个供养亲属的抚恤金。
关键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性质的确定,有人认为工亡补助金是对工亡职工不死应得收入给予补偿,具有财产性质,可按继承法规定由继承人继承。但这种看法经不起推敲,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赔偿标准是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按照这种看法,假设没有本次工伤事故,岂不是所有的工亡职工只能再活4-5年?因此,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不具有遗产的性质。[page]
供养亲属抚恤金是按月支付给工亡职工生前供养亲属的生活补助金,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则是一次性支付给工亡职工直系亲属的补助金。因此,供养亲属抚恤金是仅仅是对工亡职工生前供养亲属的物质补偿,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对工亡职工直系亲属的物质补偿,更是对其失去亲人的一种精神抚慰,因此,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应参照法定继承的规定,在第一顺序继承人之间平均分配,毕竟丧失亲人对于近亲属来说,在精神上的痛苦都是一样的。
(二)工伤死亡赔偿金的分配
在工亡赔偿金规定笼统,又未指明享受对象时,容易出现工亡赔偿金分配争议。鉴于丧葬费是用于工亡职工的丧葬,并且数额固定,所以,在分配工亡赔偿金之前应先将丧葬费剔除。然后,再算出各个供养亲属应得的抚恤金,对于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则参照法定继承,在第一顺序继承人之间进行平均分配。
在工亡赔偿金高于或低于实际应得工亡赔偿金的情形下,应先扣除丧葬费,然后按照依法计算的抚恤金和工亡补助金的比例,来分割供养亲属抚恤金与工亡补助金。
-
大家好,我是法律快车特邀嘉宾律师:李倩雯。
工伤死亡赔偿金是指职工因工死亡后,他的直系近亲属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的赔偿金,其中包括有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近亲属能够获得多少的工伤死亡赔偿金,与职工的工资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有关联。这三项赔偿金的计算方法为:
第一、丧葬补助金。丧葬补助金是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六倍。
第二、供养亲属抚恤金。这是按照工亡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其中,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第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
在工作中,我们总会因为工作原因受到人身伤害,尤其是对于一些高危行业而言。那么工伤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是什么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工伤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
(1) 城镇居民为: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60周岁以上的为(实际年龄-60);75周岁以上为5年]
(2) 农村居民为: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n[n:60周岁以下为20年(含);60周岁以上:n=(实际年龄-60);75周岁以上为5年]
(3) 60周岁以下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
(4)60周岁—75周岁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实际年龄-60)]。
(5)75周岁以上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年。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有关工伤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的相关内容。
-
企业职工工伤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1、丧葬补助金计算公式:丧葬补助金=6个月*上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供养亲属抚恤金(1)配偶抚恤金计算公式:工亡职工本人工资*40%/月=配偶抚恤金。(2)其他亲属抚恤金计算公式:工亡职工本人工资*30%/人/月=其他亲属抚恤金(3)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
如何计算一次性工伤死亡亡补助金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37条第1款第2项规定:“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 ”
故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x(48~60个月)
-
农民工发生工伤死亡之后,其近亲属是很痛苦的。有的人可能会疑惑,农民工工伤死亡赔偿标准是怎样的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介绍农民工工伤死亡赔偿多少,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按工伤处理。
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的20倍。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以上就是关于“农民工工伤死亡赔偿多少”的内容,谢谢阅读!
-
死亡赔偿,是指受害人因各种非正常事故或死亡的,由相关责任人按照一定的标准给予死者家属的一定数量的赔偿,包括了死者丧葬费用和其亲属的精神抚恤金等各种赔偿。下面为你整理了死亡赔偿的标准是什么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希望能帮到你。
-
职工因为工伤而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领取一次性工亡补助金。那么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怎么计算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介绍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怎么计算,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 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 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直系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其计算公式为: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20
2018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2017年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
依据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故2018年度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36396元×20=727920元。
因《工伤保险条例》在全国统一执行,故2018年度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全国统一标准为727920元。
以上就是关于“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怎么计算”的内容,谢谢阅读!
-
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无法避免意外的发生。因此只有在工作生活的中注意自己的安全,珍惜自己的生命,才能够给家人带来一份安稳。当然,意外发生之后家属也能够获得相应的赔偿。接下来和法律快车小编学习一下,工伤死亡赔偿亲属分配比例是多少?
一、工伤死亡赔偿家属分配比例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死亡赔偿金按以下规定赔偿补助:
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1)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1)项、第(2)项规定的待遇。
二、工伤死亡赔偿家属分配原则
(1)分配主体为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权利人。
由于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是财产损害赔偿,其内容是对死者家庭整体预期收入的赔偿。根据《国家赔偿法》“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有权要求赔偿。”的立法本意看:赔偿权利人首先是指与死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范围内的近亲属即第一顺序继承人,即配偶、父母、子女,只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完全不存在时,才开始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即同胞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2)死亡赔偿金的分割不同于遗产分配。
死亡赔偿金原则上应由家庭生活共同体成员共同取得,当事人未请求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主动予以分割,当事人请求分割且赔偿协议未明确赔偿项目,应视为是对权利人物质损失与精神损害的混合赔偿。
在分割该笔赔偿金前,应扣除已实际支付的丧葬费用,并优先照顾被抚养人的利益,剩余部分的分配应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与死者共同生活的紧密程度及生活来源等因素适当分割,而非等额分配。当然,如果继承人明确表示放弃或转让的,应尊重其意思表示。
通过法律快车小编的介绍,我们知道了,工伤死亡赔偿亲属分配比例是多少?工伤死亡赔偿金的划分应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需要遵循第一继承人,第二继承人。但是话又说回来,再多的补偿金也没弥补不了家人心中的伤痛,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
-
抚恤金的发放是有一定要求的,不仅要求申请人是死者的直系亲属,还要求死者生前按照规定缴纳了社会保险,死亡抚恤金的作用是安抚死者的家属,所以也有发放的标准,那么死亡抚恤金发放的标准是怎样规定的呢?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死亡抚恤金发放的标准
1、因工死亡的一次性抚恤金本人20个月基本工资;
2、因病死亡的一次性抚恤金本人10个月基本工资;
3、丧葬费标准:因病4000元;因工(公)5000元;
4、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非农户一人月补助210元;二人以上的每人月补助190元;农业户口一人月170;二人以上的每人月150元。
5、对上述对象中,确定因工死亡的遗属增发65元,抗日战争的增80元(不含配偶);红军的(不含配偶);增发100元遗属系孤独一人的可增发70元。
二、申请领取死亡抚恤金所需的材料
1、《XX市企业离退休(退职)人员死亡符合供养条件的直系亲属领取抚恤金申报表》。(表中盖单位或代理公章、街道办事处公章、居委会公章,表中必须有劳动保障部门审批意见)
2、《XX市企业离退休人员死亡符合供养条件的直系亲属领取抚恤金登记卡》(盖企业或代理公章)。
3、新增遗属人员身份证件。请企业和市区各劳动代理机构带齐以上材料在每月最后2个工作日以前报到劳动大楼一楼大厅办理,审核无误的为供养直系遗属办理建档手续,并于次月起通知遗属人员所在单位或代理机构到指定社会化发放机构领取存折,遗属人员到指定社会化机构领取遗属名下抚恤金。
三、死亡抚恤金如何分配
死亡抚恤金是死者所在单位等给予死者近亲属和被扶养人的生活补助费。死亡抚恤金还含有一定精神抚慰的内容。死亡抚恤金发生于死者死亡后,所以不属于遗产。
近亲属主要指死者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抚恤金虽然不属于遗产,但在处理时会按遗产继承人顺序进行分配,第一顺序是配偶、父母、子女,其他人员是第二顺序,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的人员,抚恤金才在第二顺序的人员中分配。根据你所述的情况,配偶可以分得抚恤金。
死亡抚恤金的具体分割,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建议你们家人妥善协商,互让互助。如果实在协商不成,也可向法院起诉。法院一般按照均等分割原则处理抚恤金,同时也会酌情考虑各近亲属的客观情况进行分割。
法律规定,配偶、父母、子女中生活有特殊困难或缺乏劳动能力的,可适当多分抚恤金、少承担或不承担医药费、丧葬费等费用。因此,如果进行诉讼,法院将查清具体事实,酌情处理。
综上所述,如果死者是因公务死亡,那么家属能够领取的死亡抚恤金是最高的,如果是因病死亡,家属可以领取死者10个月的基本工资。希望大家通过阅读以后可以更加清楚了解“死亡抚恤金发放的标准”。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小编。
-
2019-07-22 损害赔偿 收听:4968
-
2019-04-11 损害赔偿 收听:10213
-
2019-04-10 损害赔偿 收听:4315
-
2021-03-26 阅读: 155
-
2021-03-26 阅读: 84
-
2021-03-26 阅读: 172
-
精神损害的赔偿标准2018-08-27 阅读:771
-
不当得利法律后果2018-08-26 阅读:2,149
-
人身损害十级赔偿标准2018-08-22 阅读:22,827
-
轻伤二级的赔偿标准2018-07-31 阅读: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