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行政处罚程序有哪些
-
大家好,我是法律快车特邀嘉宾律师:田桂鑫。
交通行政处罚程序有以下三种:
第一,简易程序。当场处罚程序,又称简易程序,是指根据《行政处罚法》或《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由法定的行政机关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处罚事项当场进行处罚所应遵循的程序。
第二,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法规定的一般程序,包括立案,调查,处理决定,说明理由、告知权利,陈述和申辩,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以及送达7个步骤。
第三,听证程序。听证程序是指行政机关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公正合理地实施行政处罚,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通过公开举行由有关利害关系人参加的听证会广泛听取意见的程序。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
现代社会的发展导致汽车也不再是一样稀奇货物了,在现代基本上每个家庭中都会拥有一辆汽车。但是汽车多了与之相应的交通违章等的事故也多了起来。今天就让法律快车小编带大家一起学习一下交通行政处罚程序有哪些步骤。
一、简易程序
当场处罚程序,又称简易程序,是指根据《行政处罚法》或《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由法定的行政机关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处罚事项当场进行处罚所应遵循的程序。
根据《交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十条,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第十一条,执法人员当场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将认定的违法事实、处罚的理由和依据告知当事人。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执法人员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第十二条,执法人员作出当场处罚决定,必须填写统一编号的《交通行政(当场)处罚决定书》(附件一),当场交付当事人,并应当告知当事人不服行政处罚决定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第十三条,执法人员作出当场处罚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应当将《交通行政(当场)处罚决定书》副本向所属交通管理部门备案。
二、听证程序
听证程序是指行政机关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公正合理地实施行政处罚,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通过公开举行由有关利害关系人参加的听证会广泛听取意见的程序。
根据《交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二十五条,交通管理部门在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证照、较大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之前,当事人要求听证的,案件调查人员应当记录在案。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听证。第二十六条,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举行听证会的七日前向当事人送达《听证会通知书》(附件十一),告知当事人组织听证的时间、地点、听证会主持人名单及是否申请其回避和可以委托代理人的权利。
三、交通行政处罚程序有哪些步骤
行政处罚法规定的一般程序,包括7个步骤。1.立案。2.调查。3.处理决定。4.说明理由、告知权利。5.陈述和申辩。6.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7.送达。
根据《交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十四条,实施交通行政处罚,除适用简易程序的外,应当适用一般程序。第十五条,交通管理部门必须对案件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证据;必要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进行检查。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交通行政处罚程序有哪些步骤的全部内容。各位司机朋友在驾驶过程中要千万注意遵守交通规则,在路上文明行驶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如果你还有更多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相关律师。
-
造成交通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违反了道路交通法规,对于违反交通法规造成交通事故的情形,交管部门可以对其进行行政处罚,交通行政处罚的程序是什么呢?根据《道路处理办法》的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对其违章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罚。
-
什么是行政处罚的设定?行政处罚的设定权限有哪些?行政处罚的设定是指国家有权机关在行政处罚立法上的权力配置。下文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行政处罚的设定权限:
根据《行政处罚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处罚的设定权限划分如下: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可以设定任何种类行政处罚。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2、国务院是最高行政机关,可以依法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的,行政法规不得超越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另行作出行政处罚规定。
3、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的,地方性法规不得超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另行作出行政处罚规定。
4、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规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部委规章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国务院规定。
国务院可以授权具有行政处罚权的直属机构按照本条的情形规定行政处罚。
5、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及经济特区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可以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尚未制定法律、法规的,上述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
罚款的限额由省级人大常委会规定。
6、除上述规定外,其他任何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处罚。
法律快车为您推荐:行政法规有权设定哪些处罚
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即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详细】
(责任编辑:燕)
-
行政复议程序是行政复议申请人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至行政复议机关作出复议决定的各项步骤、形式、顺序和时限的总和。那么下面为你整理了行政复议的程序怎么走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希望能帮到你。
-
刑事诉讼程序:立案:首先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刑事拘留。接着就是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最后,就进入审判环节,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法律依据如下:《刑事诉讼法》第三条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
审理程序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适用的程序,可以分为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其中一审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普通程序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民事诉讼当事人进行第一审民事诉讼和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所通常适用的诉讼程序。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
-
2019-07-22 交通事故 收听:13039
-
2019-06-20 交通事故 收听:312461
-
2019-05-28 交通事故 收听:5820
-
如何申请交通事故伤残评定2018-09-09 阅读:2,096
-
无证驾驶的情形2018-09-08 阅读:798
-
酒精度多少算酒驾2018-09-08 阅读:10,720
-
闯黄灯算不算违章2018-09-07 阅读:3,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