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知识产权> 著作权保护期限的计算

著作权保护期限的计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8-16 13:36:02 0人浏览

导读:

一部作品创作完成,它的作者就享有了著作权,著作权也有其保护期限,那著作权保护期限的计算是怎么规定的?著作权保护期限怎么算?针对这几个问题下面为您解答疑惑,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下面由法律快车的小编在本文详解著作权保护期限的计算的相关知识。
著作权保护期限的计算
  •   大家好,我是法律快车特邀嘉宾朱德宝律师,以下为大家解答著作权保护期限怎么计算。

      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对它们这两种权利的保护期有不同的法律规定。

      著作权的人身权中有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是与特定的人身相联系的权利,不因人的死亡而消失,因此受到法律的永久保护,没有时间的限制。发表权的保护期比较特殊,它是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保护期相同。

      著作权财产权的保护期,根据作品性质和著作权主体的不同,其保护期规定如下。

      作者为公民的期限

      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以及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的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作者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期限

      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著作权法不再保护。

      特殊作品的期限:电影作品和以及类似摄制电影的...

  •   著作权可以分为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著作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著作财产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

      著作权法对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做了不同了保护期限,又针对著作权主体和作品性质,对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限做了不同的规定,在此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汇总,如有不足或者缺漏之处,不吝赐教。

      著作人身权是作者基于作品依法享有的以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为内容的权利。这种权利具有恒久性和专属性,除发表权外,其他人身权的保护没有期限的限制,永久受到法律保护;同时所有的著作人身权为作者专有,不得转让和继承。

      而著作财产权和发表权的保护期限是有一定限制的,根据著作权主体和作品性质不同,其保护期限有所区别:

      (一)作品的作者为公民,其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亡后50年。作者死亡后,其保护...

  •   著作权保护期限为五十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

  •   大家好,我是法律快车特邀嘉宾朱德宝律师,以下为大家解答著作权保护期限怎么计算。

      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对它们这两种权利的保护期有不同的法律规定。

      著作权的人身权中有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是与特定的人身相联系的权利,不因人的死亡而消失,因此受到法律的永久保护,没有时间的限制。发表权的保护期比较特殊,它是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保护期相同。

      著作权财产权的保护期,根据作品性质和著作权主体的不同,其保护期规定如下。

      作者为公民的期限

      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以及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的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作者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期限

      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著作权法不再保护。

      特殊作品的期限:电影作品和以及类似摄制电影的...

  •   著作权可以分为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著作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著作财产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

      著作权法对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做了不同了保护期限,又针对著作权主体和作品性质,对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限做了不同的规定,在此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汇总,如有不足或者缺漏之处,不吝赐教。

      著作人身权是作者基于作品依法享有的以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为内容的权利。这种权利具有恒久性和专属性,除发表权外,其他人身权的保护没有期限的限制,永久受到法律保护;同时所有的著作人身权为作者专有,不得转让和继承。

      而著作财产权和发表权的保护期限是有一定限制的,根据著作权主体和作品性质不同,其保护期限有所区别:

      (一)作品的作者为公民,其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亡后50年。作者死亡后,其保护...

  •   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看,人民大众对生活的要求是越来越高,对社会服务的质量保障也日趋提升。对于社会福利,我国更是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放眼社会,商标专利权存在的现象已经不再稀奇,关于商标专利权您了解多少呢?对于商标专利权保护的时效是怎样的呢?那么,接下来就是由法律快车小编带来的有关知识,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专利权的保护时效是多久

      企业和个人要维护自身的专利权,首先要确定其拥有的专利权是否有效。按照相关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都为10年。

      二、商标的保护时效是多久

      我国《商标法》第37条规定:“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

      注册商标的期限的起算日期是商标注册之日,也就是商标局将申请的商标按地区、商标注册人名称和使用的文字和图形分别登入《商标注册簿》(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则分别登入《集体商标注册簿...

  • 我们经常看的电影电视都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电影作品也是有著作权人的,同时法律对其的保护也有一定的期限限制。那么电影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期是多久呢?一、电影作品的著作权归谁?根据《著作权法》第十五条规定,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但编剧、导演、摄影、作词、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权,并有权按照与制片者签订的合同获得报酬。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中的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十条著作权人许可他人将其作品摄制成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视为已同意对其作品进行必要的改动,但是这种改动不得歪曲篡改原作品。《著作权案件适用法律的解释》第十条著作权法第十五条第二款所指的作品,著作权人是自然人的,其保护期适用著作权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著作权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其保护期适用著作权...
  •   著作权保护期限为五十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

  •   著作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版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那么,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是多久?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等著作权的其它权利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等著作权的其它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其著作权不再受保护。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其发表权等著作权的其它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