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合同纠纷> 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

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7-14 10:11:19 0人浏览

导读:

劳动合同的订立一般应当采用一定的形式,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订立形式是什么呢?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
  •   我国《劳动法》第16条和第19条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

      这里的“应当”是“必须”的含义,也就是说法律已明确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时,必须依照《劳动法》的规定,并具有劳动合同的要件形式,才能建立劳动关系。根据法理,这应该属于强制性条款,意味着我国现行《劳动法》只承认书面劳动合同而排除口头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分为书面和口头两种。当事人用口头形式订立劳动合同,灵活、简便,但不便于履行和监督、检查,特别是发生劳动争议时,往往因空口无凭而难以处理。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严肃、慎重、明确,便于履行和监督、检查,一旦发生劳动争议,便于当事人举证,也便于有关部门处理。因此,许多国家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订立。

  •   对于劳动合同分类及违约说明,是企业与员工订立劳动合同前必看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一旦建立了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每年都有好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纠纷,原因就在于订立劳动合同的时候对订立劳动合同的相关知识不了解,本文是关于订立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及订立劳动合同应当注意的问题。

      劳动合同的形式,是劳动合同内容赖以确定和存在的方式,即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具体表现。《条例》第三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因此,签订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书面劳动合同具有严肃性,它是明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权利与义务的重要依据,它把劳动合同内容条文化,便于双方当事人履行和有关部门对劳动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一旦发生劳动争议也有据可查,能更有效地保护劳动合同当事人

    法律快车合同法频...

  •   劳动合同的订立一般应当采用一定的形式,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订立形式是什么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解答疑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劳动法》第19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法》第10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由此可见,我国法律规定劳动合同的订立应以书面形式。

      但是没有采用书面形式订立的劳动合同是不是不能成立或者是无效呢?应该看到的是,首先,劳动合同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产物。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就能够成立劳动合同,而书面形式只是作为成立劳动合同的证据存在,证明双方当事人订立了劳动合同。

      以上就是关于“劳动合同订立形式”的全部内容,谢谢阅读。

  •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也能解除劳动合同,那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形式有哪些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解答疑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即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时,劳动者享有单方解除权,无须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也无须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具体又可以分为预告解除和即时解除。

      1、预告解除

      概念:即劳动者履行预告程序后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两种情形:(1)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2)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即时解除

      即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的情形。对于第一款规定的几种情形劳动者可以单方解除合同。

  • 企业和劳动者自建立劳动关系起签订劳动合同,即用工之日起签订,已经建立劳动关系的应该在一个月之内进行劳动合同的签订。未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者单方解除以及双方协商解除,这些是解除劳动合同的形式。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又可以细分为过错解除、非过错解除和经济性裁员。下面一起来看看。

      解除劳动合同的形式

      从主体的角度区分,劳动合同解除包括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者单方解除以及双方协商解除。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又可细分为过错解除、非过错解除和经济性裁员。

      过错性解除,是指在劳动者有过错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随时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制度,主要规定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非过错性解除,是指在劳动者无主观过错但基于某些客观原因,用人单位可以依法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制度,主要规定在《劳动合同法》四十条。

      经济性裁员,是指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等情况下,为改善生产经营状况而裁减成批人员的制度,主要规定在《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

      劳动者单方解除包括主动辞职和被动辞职两种。

      ...

  •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务关系的时候,都会签订劳动合同,签订劳务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签订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的一种义务,用人单位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解除合同。那么哪些条件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呢?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您来解答这个疑惑。一、哪些条件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1、从事接触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4、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二、用人单位单方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在存在如下情况时用人单位可以单方即时解除劳动合同:1、在使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 终止劳动合同和解除劳动合同的区别是,终止一般是由于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消灭、劳动者退休、合同期满而终止;而解除劳动合同是一方有过错或者经双方协商,而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前解除劳动合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一)劳动合同期满的;(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
  •   大家好,我是法律快车特邀嘉宾律师:朱增敏。解除劳动合同要书面的依据吗?

      1、解除劳动合同是要以书面形式进行的;

      2、《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3、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两年备查。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