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知识专辑> 劳动法> 非工伤死亡赔偿的标准

非工伤死亡赔偿的标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7-19 13:59:24 0人浏览

导读: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职工因工死亡是可以获得相应的赔偿的,并对此做了相关规定。那么非工伤死亡赔偿的标准是什么呢?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这方面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非工伤死亡赔偿的标准
  •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职工因工死亡是可以获得相应的赔偿的,并对此做了相关规定。那么非工伤死亡赔偿的标准是什么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非工伤死亡赔偿的标准:

      1.丧葬费

      本企业职工平均工资2个月。

      2.一次性救济金

      其供养直系亲属1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6个月;2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9个月;3人或3人以上者,为死者本人工资12个月。

      3.供养直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

      企业职工(含离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符合领取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条件的供养直系亲属,每人每月补助标准按企业所在地调整为5类:180元、170元、150元、140元、130元。(临沂三区为180元,其他九县为150元)

      (1)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职工遗属的补助标准,在上述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提高20%。

      (2)职工遗属为孤寡一人者,在上述补助标准基础上提高10%。

      (3)兼有(1)、(2)项情况的,补助标...

  •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条例规定,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跨地区、生产流动性较大的行业,可以采取相对集中的方式异地参加统筹地区的工伤保险。工伤保险基金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不得挪作其他用途。

      个体户也应为雇工办理保险

      条例规定,我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工伤保险的政策、标准,应当征求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的意见。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工伤保险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内容篇

      上下班途中车...

  •   在日常工作中,如果是因为工作原因受伤的话,一般情况下都是可以认定为工伤,然后获得工伤保险赔偿的。那么工伤死亡赔偿的标准是什么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工伤死亡赔偿的标准:

      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1、丧葬补助金为六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百分之四十,其他亲属每人每月百分之三十,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百分之十。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当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按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规定执行。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四十八个月至六十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有关工伤...

  •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条例规定,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跨地区、生产流动性较大的行业,可以采取相对集中的方式异地参加统筹地区的工伤保险。工伤保险基金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不得挪作其他用途。

      个体户也应为雇工办理保险

      条例规定,我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工伤保险的政策、标准,应当征求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的意见。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工伤保险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内容篇

      上下班途中车...

  • 工伤赔偿问题是广大劳动者所关注的焦点问题,特别是工伤死亡赔偿问题,虽然精神上的伤痛难以抚平,但是经济上的慰劳还是有必要的。并且,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就工伤死亡赔偿问题有明确的赔偿标准。工伤死亡赔偿标准《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工伤死亡赔偿金的分配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具体标...
  •   

      普通工伤伤残赔偿标准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

  •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职工因工死亡是可以获得相应的赔偿的,并对此做了相关规定。那么非工伤死亡赔偿的标准是什么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非工伤死亡赔偿的标准:

      1.丧葬费

      本企业职工平均工资2个月。

      2.一次性救济金

      其供养直系亲属1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6个月;2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9个月;3人或3人以上者,为死者本人工资12个月。

      3.供养直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

      企业职工(含离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符合领取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条件的供养直系亲属,每人每月补助标准按企业所在地调整为5类:180元、170元、150元、140元、130元。(临沂三区为180元,其他九县为150元)

      (1)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职工遗属的补助标准,在上述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提高20%。

      (2)职工遗属为孤寡一人者,在上述补助标准基础上提高10%。

      (3)兼有(1)、(2)项情况的,补助标...

  •   大家好,我是法律快车特邀嘉宾-于倩律师。以下为您解答工伤死亡赔偿大概多少钱这个问题。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以上是我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谢谢!

  •   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受害人受害或财产损失的,是需要进行赔偿的。那么交通事故伤残赔偿的标准是什么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

      交通事故伤残赔偿的标准:

      目前,我国关于伤残等级的鉴定标准可以说“令出多门”,针对不同人员的伤残,不同的主管机关制订了不同的鉴定标准。交通肇事案件中受伤人员的伤残程度评定一般应适用公安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残疾赔偿金具体计算公式:

      (1)残疾赔偿金(60周岁以下的人)=伤残等级(1级的按100计算,II级的减少10%,其他依此类推)×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

      (2)残疾赔偿金(60周岁以上的人)=伤残等级(1级的按100计算,II级的减少10%,其他依此类推)×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一增加岁数);

      (3...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