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终止 > 合同解除 > 解除合同前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解除合同前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09-19 01:05:56 人浏览

导读:

解除合同前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必须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合法有效的合同等。解除合同的法定事由有不可抗力、逾期违约、迟延履行等情形。解除合同程序有协议解除的程序、行使解除权的程序等。

  一、解除合同前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解除合同前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下:

  1.合同解除权的行使要符合正当目的;

  2.合同解除必须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

  3.解除的合同必须是合法有效的合同。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通知载明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履行债务则合同自动解除,债务人在该期限内未履行债务的,合同自通知载明的期限届满时解除。对方对解除合同有异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行为的效力。

  二、解除合同的法定事由有哪些

  1.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例如地震、火灾等自然现象以及战争等社会现象。当然并非出现不可抗力就会导致合同解除,只有在不可抗力影响到合同目的的实现时,才能导致合同解除。

  2.逾期违约。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的行为。

  3.迟延履行。迟延履行是指已届履行期而能给付的债务,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而未为给付所发生的迟延。然而,并非债务人的迟延履行行为必然带来合同解除的后果,只有当“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债权人催告后在合理的期限内债务人仍未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始得解除合同。

  4.其他违约行为。如完全不能履行、不适当履行、部分履行等也可能导致合同解除。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解除合同

  三、解除合同程序有哪些

  1.协议解除的程序。法律快车提醒您,协议解除取决于双方一致的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有解除权的存在。而双方意思一致的达成一般也要经过要约、承诺两个阶段,当双方协商一致时,合同就被依法解除了。

  2.行使解除权的程序

  (1)通知对方。

  (2)对解除合同存在异议的,可请求法定机构解决。

  (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的,应遵守特别程序的规定。

  3.法院裁定的程序。在适用情事变更原则解除合同的情况下,当事人应向法院提出解除合同的请求,由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情事变更原则的法律要件来裁决。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