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肇事逃逸 > 肇事逃逸行为的哪些情形属于刑事犯罪行为

肇事逃逸行为的哪些情形属于刑事犯罪行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09-19 00:50:33 人浏览

导读:

肇事逃逸属于刑事犯罪行为的情形是: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在司法实践当中,肇事逃逸会涉嫌交通肇事罪,行为人届时可能会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肇事逃逸行为的哪些情形属于刑事犯罪行为

  肇事逃逸在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情形下,属于刑事犯罪行为。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肇事逃逸交警扣车要多久

  对肇事逃逸车辆进行扣留的,扣留期限是没有具体规定的。法律快车提醒您,一般是自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通知当事人领取车辆。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三十九条

  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事故车辆,并开具行政强制措施凭证。扣留的车辆应当妥善保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得扣留事故车辆所载货物。对所载货物在核实重量、体积及货物损失后,通知机动车驾驶人或者货物所有人自行处理。无法通知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不自行处理的,按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有关规定办理。

  严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停车场停放扣留的事故车辆。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五十八条

  自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知当事人领取扣留的事故车辆。

  因扣留车辆发生的费用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承担,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知当事人领取,当事人逾期未领取产生的停车费用由当事人自行承担。

  经通知当事人三十日后不领取的车辆,经公告三个月仍不领取的,对扣留的车辆依法处理。

肇事逃逸刑事犯罪行为

  三、交通肇事逃逸保险公司能否担责

  交通肇事逃逸保险公司一般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六条

  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机动车不明或者该机动车未参加强制保险,需要支付被侵权人人身伤亡的抢救、丧葬等费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后,其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