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与过当防卫的区别
防卫过当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1.防卫过当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2.防卫过当,是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而正当防卫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联系是:二者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他人的权利;二者发生的前提是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等。二者的区别是:正当防卫所造成的损害,允许等于或大于不法侵害行为所可能造成的损害,紧急避险所损害的合法权益必须小于所保护的合法权益。
法律快车提醒您,互殴与正当防卫区别如下:
1.目的不同。正当防卫目的是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中的不法侵害。相互斗殴是以对他人产生身体造成伤害为目的的一种主观意识行为;
2.法律责任不同。合法的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相互斗殴要承担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严重的承担刑事责任;
3.对象不同。正当防卫是针对不法侵害者实施,防卫人的防卫行为具备正当性。而互相斗殴的双方实施的均为以伤害对方为目的的不法行为,双方的行为均不具有正当性;
4.行为是否具有主动性不同。正当防卫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自卫行为,是一种被动反击。而互相斗殴双方行为都具有主动攻击性;
5.社会危害性不同。互相斗殴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正当防卫是合法行为,维护社会安全。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在现实生活中,针对他人侵害自己的行为,当事人是享有正当防卫的权利的,但有时会出现防卫过当的情形,那么防卫过当和正当防卫的关系是什么?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
我们知道,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都不以伤害他人或者利益为前提的,虽然两者之间有必然的差别,但是他们一开始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抵御外来的伤害和其他利益伤害的。那么
原文: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
我国刑法规定了正当防卫制度,为防止不法侵害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它有利于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勇敢地同犯罪作斗争,及时有效地制止各种不法侵害,宏扬正气,捍卫法律尊严。
对未成年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标准为18周岁。如果审判的时被告人不满18周岁的,依照我国刑事法律的规定,法院应予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国家安全机关举报间谍行为或线索时可以直接拨打12339。依据《反间谍法》的香港馆规定,行为人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
相关栏目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