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肇事逃逸 > 肇事逃逸拘留多久

肇事逃逸拘留多久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03-28 12:21:17 人浏览

导读:

肇事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拘留十五日以下;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最长拘留37天。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

肇事逃逸拘留

  一、肇事逃逸拘留多久

  肇事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拘留十五日以下;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最长拘留37天。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二、肇事逃逸拘留的条件是什么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74条,对“交通肇事逃逸”定义为: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1.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2.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3.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4.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5.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6.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7.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8.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所以,行为人在满足以上第一、三、五、六、七、八的情形之一的,就将面临拘留的处罚。

  三、肇事逃逸是当时拘留吗

  对于涉嫌肇事逃逸的司机,公安部门也得掌握了确切的逃逸证据以后才能拘留的,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都要有确切的证据。

  1.行政拘留的条件

  行政拘留 是指法定的行政机关(专指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行政拘留是最严厉的一种行政处罚,通常适用于严重违反治安管理但不构成犯罪,而警告、罚款处罚不足以惩戒的情况。因此法律对它的设定及实施条件和程序均有严格的规定。法律快车提醒您,行政拘留裁决权属于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期限一般为10日以内,较重的不超过15日;行政拘留决定宣告后,在申请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被处罚的人及其亲属找到保证人或者按规定交纳保证金的,可申请行政主体暂缓执行行政拘留。行政拘留不同于刑事拘留和司法拘留。

  2.刑事拘留的条件

  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侦查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这里的拘留与行政拘留和司法拘留是有区别的。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 交通肇事拘留期限,如属于行政拘留的,一般在十五日以下,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可能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最高可能会被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
  •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情节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情节

    认定交通肇事逃逸情节的方式:行为人在违反道路交通法规,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酒后、吸食毒品

    #刑事辩护
    人浏览
  • 交通肇事逃逸车可能被扣留二十天左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肇事逃逸车辆扣留不超过二十天的时间。但如果经上级批准的,可以延长至六十日。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九条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尸体检验应当在死亡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对交通肇事逃逸车辆的检验、鉴定自查获肇事嫌疑车辆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对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后需要检验、鉴定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对精神疾病的鉴定,由具有精神病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第五十一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鉴定机构确定检验、鉴定完成的期限,确定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超过三十日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
  • 醉驾肇事逃逸拘留多久
    醉驾肇事逃逸拘留多久

    醉驾构成危险驾驶罪,醉驾肇事逃逸拘具体如何处罚应按照法律规定。醉酒处拘役六个月以下,并且处罚金。醉酒造成交通事故犯罪的,

    #刑事辩护
    人浏览
  • 肇事逃逸如果不满足以下拘留的条件就不会拘留,也就是只有属于以下情况的才会拘留: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等。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 肇事逃逸交警一般拘留十五日以下。对于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交管部门可以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对于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 若行为人有肇事逃逸的行为,且尚不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应当对其拘留十五日以下;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最长拘留37天。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法律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 实习期未满一年上高速出了事故有理赔吗
    实习期未满一年上高速出了事故有理赔吗

    实习期未满一年上高速出了事故,如果有驾驶人陪同,则可以理赔。如果没有持相应或者更高准驾车型驾驶证三年以上的驾驶人陪同的,出事故后,应根据当事人与保险公司签订的保险合同的约定进行处理。但交强险肯定赔偿。

    #交通事故
    人浏览
  • 驾驶证满期换证提前多久才能办理
    驾驶证满期换证提前多久才能办理

    驾驶证满期换证的,需要提前九十天才能办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应当在驾驶证有效期满前九十天,携带本人身份、机动车驾驶证、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检报告等材料,前往车管所申请换证。

    #交通事故
    人浏览
  • 一般会高一点高。但也要看你酒喝了多久吹的。如果刚喝就吹,那吹的高,抽血低。如果已经喝过一段时间了,那就抽血的高。一般是这样,但也不是绝对的
  • 法律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有哪些要求
    法律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有哪些要求

    法律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有下列要求: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应当载明当事人及涉事车辆基本信息、事故发生经过、形成原因的分析、责任认定等方面内容;应当加盖事故处理专用章,分别送达当事人;其他要求。

    #交通事故
    人浏览
  • 一、交通造肇事致人死亡的判几年1、交通造肇事致人死亡的判几年需要分情况进行分析:(1)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如果有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3)如果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交通肇事的逃逸认定是什么交通肇事的逃逸认定是: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 连环追尾相撞如何确定各方的责任怎么划分
    连环追尾相撞如何确定各方的责任怎么划分

    连环追尾相撞应这样确定各方的责任:根据连环追尾各方机动车驾驶人的过错程度及对其行为交通事故的作用大小,确认相应的责任划分。但如果都不存在过错的,应当认定都没有责任。

    #交通事故
    人浏览
  • 伤人交通事故快速处理的条件:1、交通事故未造成人员身伤亡或重大公司财产损失;2、交通事故当事双方对事实和成因没有争议;3、快速处理交通事故不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法律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 交通事故要负全责的情形有哪些
    交通事故要负全责的情形有哪些

    交通事故要负全责的情形有以下三种:1、交通事故的逃逸者负全责;2、交通事故中故意毁坏证据的一方负全责;3、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由机动车承担全责,但是行人必须无过错。

    #交通事故
    人浏览
  • 交通事故吊销驾驶证的情形有: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以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会被吊销驾驶证五年,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会被吊销驾驶证十年。交通肇事构成犯罪逃逸的,以及饮酒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会被吊销驾驶证终生。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原则是什么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原则是什么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原则的主要是:行为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因果关系责任原则、公平原则。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交通事故责任应当依据当事人行为作用和当事人过错,兼顾公平原则等多方考虑,进行确认。

    #交通事故
    人浏览
  • 由交警做责任认定
  • 你好,按照合同约定办理
  • 法律分析:如当事人损毁他人车辆,经过协商对方不同意和解的,当事可以请求第三人出面调解,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人民法院判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 通过报警车祸,方式解决。报案解决,有人员受伤,或者有重大经济损失,抑或双方对事故责任判定有争议的,无论出现哪种情况,必须保护现场并立马报案(交警以及保险公司),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