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负法律责任吗判几年
导读:
传销负法律责任的,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快车提醒您,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发现传销组织应当向当地工商机关和公安机关举报。
《禁止传销条例》第五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查处传销行为。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举报传销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接到举报后; 应当立即调查核实,依法查处,并为举报人保密;经调查属实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举报人给予奖励。
1.是否明知参与传销。
2.是否参与发展下线。在传销案件发展下线的,一律不应认定为被害人。
3.是否获得返利、佣金等收益。一般情况下,只要是获得返利等收益,不应认定为受害人。
4.参与的时间及活跃程度。如果该会员参与多次活动,且在活动中表现异常活跃,即使未发展会员或者得到返利,也不应认定为被害人。
5.购买产品的次数。有的参与人员未发展会员,但多次构成虚构的产品并从中获利,一般不宜认定为被害人。以上五个方面是认定被害人的关键因素,具体到个案,还要结合其他方面的因素综合认定,以免损害真正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引用法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常见庞氏骗局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1、传销,即通过发展人员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非法获得财富的行为;2、集资诈骗,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庞氏骗局,一般指的是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是对金融领域投资诈骗的一种称呼。在我国法律中,与之相关的主要是集资诈骗罪。
传销的钱报警一般是能追回的。受害者可在警方协助下拿回全部或部分被传销骗取的钱款。建议传销受害者发觉受害后,立即想办法向警方或工商报案。在有合同转账凭证或可以确定传销人员的情况下,受害者也可通过提起民事诉讼挽回损失。
传销的钱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要回来:1、对于被传销骗取的钱,在赃款被追缴回来后,受害者可以拿回全部或部分的款。受害人应当积极配合警方查案,尽快追缴回赃款,减少损失;2、对于通过传销获得的钱,被工商或公安没收后,是不能要回的。
遇到碰瓷的人时,一定要保持理智和冷静才好判断事情的真伪。没能确定是否是自己的责任前,不要完全降下车窗跟对方理论或者同意让对方上车。要遵守交通规则,遇到“碰瓷”务必想办法报警。
相关栏目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