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类型 > 刑事犯罪 > 私放在押人员罪司法解释

私放在押人员罪司法解释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3-06-08 07:04:57 人浏览

导读:

私放在押人员罪的司法解释有《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具体的规定是私自将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放走,或者授意、指使、强迫他人将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放走的应当进行立案。

  一、私放在押人员罪司法解释

  根据2006年7月2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施行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私自将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放走,或者授意、指使、强迫他人将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放走的;

  2.伪造、变造有关法律文书、证明材料,以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逃跑或者被释放的;

  3.为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故意向其通风报信、提供条件,致使该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脱逃的;

  4.其他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二、法院对私放在押人员罪的裁量标准?

  法院对私放在押人员罪的裁量标准: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私放在押人员罪,是指国家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私自将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非法释放的行为。

私放在押人员罪

  三、私放在押人员罪构成要件

  法律快车提醒您,私放在押人员罪的构成:

  1.犯罪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监管机关的监管制度。

  2.犯罪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便利,私自将被关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非法释放的行为。

  3.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主要是负有监管职责的司法工作人员。

  4.犯罪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万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而故意将其非法释放。

  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