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法定的男女退休年龄都是多少
导读:
法律快车提醒您,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是男性年满六十周岁,女性年满五十周岁。但工种不同也会导致退休年龄不同:
1.干部退休年龄
(1.)普通男干部,年满60周岁;
(2)普通女干部,年满55周岁;
(3)因病或非因公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男干部,年满50周岁(病退);
(4)因病或非因公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女干部,年满45周岁(病退);
(5)因公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男女干部,经医院证明后退休。
2.工人退休年龄
(1)普通男职工,年满60周岁;
(2)普通女职工,年满50周岁;
(3)特殊工种,男职工年满55岁,女职工年满45岁(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同样适用);
(4)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经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男职工年满50周岁,女职工年满45周岁,即所谓病退。
(5)因公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男女职工,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后退休。
如果劳动者开始享受养老保险的则合同终止。
《劳动合同法》第44条第2项规定,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
《劳动法》第73条规定, “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1.退休;
2.患病、负伤;
3.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
4.失业;
5.生育。
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
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
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
退休了一般不能再认定为工伤。如果该伤害是第三人造成的,则退休人员可以要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或者请求用人单位给予补偿;如果不是第三人造成的,则退休人员可以根据本人和单位过错,各自对该伤害承担相应的责任。
引用法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核心内容:我国现状面临着老龄化,意味着人口老年负担系数不断提高,也同时意味着劳动投入的减少。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延迟退休年龄成为了关注热点。国情现状根据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是全球唯一的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201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达到1.7
工作,对于我们每一个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想要获得更好的生活,就只有通过工作这条道路。但是当我们年纪大了,就会出现无法继续工作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是可以申请退休的。那么女性的法定退休年龄是多久呢?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最新女性法定退休年龄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法定的退休年龄是指1978年5月2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原则批准,现在仍然有效的《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文件所规定的退休年龄。坚决按照国家法定的退休年龄办
一审再审的《建筑施工手册》侵犯著作权案,在去年年底有了终审结果。无锡退休高工杜益彦的诉讼请求得到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支持,5万元赔偿被确认。江南晚报曾在去年3月2日、9月13日两次报道了已退休的中国一建筑学会质量控制委员会委员、无锡市房地产开发公司教授级高
用人单位需给在职员工按照规定要求交纳公积金。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依法缴纳公积金费用。用人单位不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的,将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轻工伤的赔偿:七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本人工资的13倍,八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11倍,九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倍,十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倍等;而除此之外,还有医疗费、鉴定费等费用,都可依法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搬迁的补偿标准:企业如果因搬迁而与劳动者解约,需要按照劳动者在该企业中工作的年限进行补偿。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员工旷工的,单位可以按规定扣除其旷工当天的工资。如果因员工本人的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还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但每月从其工资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员工当月工资的20%。旷工比较严重的,用人单位有权直接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
在休息日安排的调休可以代替加班费。企业在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可以首先安排补休;不能安排调休的,则可以依法支付加班费。法定节假日加班的,不能安排调休,单位必须按照日工资基数的300%支付加班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