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怎么理解
导读:
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的理解是诉讼时效的中止是指在时效进行中,因出现了法定事由,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权利,因而暂停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待中止事由消除后,继续计算诉讼时效期间。暂停的一段时间不计入诉讼时效期间之内,而合并计算中止前后的期间。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限内,因发生法定事由,而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中断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重新计算。诉讼时效在重新计算期间内,再发生中断事由,则再次中断。
法律快车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
诉讼时效中断更多是主观因素引起的,当有以下情形出现时,诉讼时效中断:
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诉讼时效起止时间的计算:
1.民事诉讼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一般为三年;
2.行政诉讼的时效为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一般是六个月。
引用法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在民事诉讼中,对主张权利的当事人规定了诉讼时效,当事人必须在诉讼时效内主张自己的权利。那么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的法定事由有哪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
民事诉讼活动我们都很讲究时效,一旦时效过了,要维权就难了。然而在民事诉讼活动中,有诉讼时效中止这么一说。那么导致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有哪些呢?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在
核心内容:诉讼时效中止是诉讼时效暂停计算,中止事由消除后,继续计算诉讼时效。诉讼时效中断是已经经过的时效归于无效,重新开始计算诉讼时效。诉讼时效中止与诉讼时效中
房产保全期限不得超过三年。三年到期需要继续采取续保措施的,应在期限届满三十日前向法院提出申请,由法院及时安排续保;三年到期未采取续封或续冻措施的,保全措施自动失
申领居住证需要提交以下资料:申办居住证人的身份证或者护照;本市合法居住证明;在本地的连续社保证明资料;在单位工作需要提供劳动合同,个体需要提供营业执照;本市居住
派出所可以开具居住证明。居住证明在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公安机关委托的社区服务机构办理。申领人领取居住证需持居住证受理回执单、本人居民身份证或居民户口簿或原籍公
申请居住证后申请人换居住地址了需要填写流动人员居住证信息登记表,交由派出所工作人员核对、信息系统后台比对,凭出具的核查登记表以及相关证明材料到行政服务中心进行相
办理暂住证一般需要在30日内完成。暂住人口应当在到达暂住地三日内,向暂住地公安派出所暂住人口管理站申报暂住登记,其中住宿在旅店的可以将住宿登记视为暂住登记。在开
相关栏目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