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提前退休最新规定
导读:
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提前退休最新规定工作满二十年且距离法定退休年龄少于五年的,可申请提前退休,审批通过后即可提前退休,其养老金按照原单位的标准确定。
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提前退休最新规定如下:
1.工作年限满2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小于5年(含5年),或工作年限满30年的事业编制人员,本人自愿申请,经批准可以提前退休。提前退休仍按原事业单位标准核定养老金。
2.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或工龄25年以上的人员,如本人自愿,经组织批准,可以提前离岗。在法定退休年龄内,领取离岗时的基本工资,档案工资享受在职人员的增资待遇,到法定退休年龄,一并计算工龄,计发退休费,在原单位办理退休手续。医疗保险享受原单位待遇,住房公积金以离岗时的标准工资为基数进行交纳。
3.凡工作年限满30年;或男年满53周岁、女年满48周岁(女性工人45周岁)且工作年限满20年的,经本人申请,按人事管理权限报市有关部门批准后,允许提前退休。
事业单位工龄的计算方式如下:
1.连续计算法,也叫工龄连续计算。职工从本单位调到另一个单位工作,其在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法律快车提醒您,如果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复查、平反,其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平反后的工作时间,连续计算为连续工龄。
2.合并计算法,也叫合并计算连续工龄。是指职工的工作经历中,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把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
3.工龄折算法。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
事业单位退休工资的审核程序如下:
1.行政事业单位正常退休审批程序
2.审查档案是否达到法定年龄;
3.填写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审批表;
4.因病提前退休审批程序
5.提交个人书面申请;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提前退休是指员工在没有达到国家或企业规定的年龄或服务期限时就退休的行为。提前退休常常是由企业提出来的,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那么,事业单位提前退休的条件有哪些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事业单位提前退休条件具体如下:1、工作年限满2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小于5年(含5年),或工作年限满30年的事业编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事业单位被撤销、解散的,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或者注销备案。明确了事业单位法人主体地位消失,必须注销登记。但在登记管理实践中,普遍存在重登记轻注销的现象,事业单位不主动申请注销登记,使法人注
人们经常说起公务员,都说是一个铁饭碗,但很多人在事业单位上班的也被人误认为公务员,但其实不是。公务员从事的主要是国家行政事务性工作,事业单位人员从事的主要是社会公益性工作,那么事业单位是指哪些单位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答疑解惑。事业单位是指哪些单位?具体如下:1、教育事业单位高等教育事业单位中等教育事
用人单位需给在职员工按照规定要求交纳公积金。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依法缴纳公积金费用。用人单位不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的,将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轻工伤的赔偿:七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本人工资的13倍,八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11倍,九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倍,十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倍等;而除此之外,还有医疗费、鉴定费等费用,都可依法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搬迁的补偿标准:企业如果因搬迁而与劳动者解约,需要按照劳动者在该企业中工作的年限进行补偿。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员工旷工的,单位可以按规定扣除其旷工当天的工资。如果因员工本人的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还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但每月从其工资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员工当月工资的20%。旷工比较严重的,用人单位有权直接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
在休息日安排的调休可以代替加班费。企业在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可以首先安排补休;不能安排调休的,则可以依法支付加班费。法定节假日加班的,不能安排调休,单位必须按照日工资基数的300%支付加班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