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的生效条件有哪些,需要公证吗
导读:
遗嘱何时生效遗嘱的生效条件有遗嘱人须有遗嘱能力,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在遗嘱当中处分的财产须为遗嘱人的个人财产等。遗嘱是不需要进行公证,也可以产生效力。
遗嘱的生效条件有:
1.遗嘱人须有遗嘱能力。遗嘱能力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设立遗嘱,以依法自由处分其财产的行为能力。遗嘱为民事行为,设立人必须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遗嘱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遗嘱必须是遗嘱人处分其财产的真实的意思表示,因为意思表示真实是民事行为有效的必要条件。
3.遗嘱不得取消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
4.遗嘱中所处分的财产须为遗嘱人的个人财产。遗嘱既是遗嘱人处分其个人财产的民事行为,就只能就遗嘱人个人的合法财产作出处置。
遗嘱不需要公证也能发生法律效力,公证只是加强了遗嘱的效力,只要遗嘱是被继承人真实的意思表示,如果不是自书遗嘱,符合了要式条件就发生效力。法律快车提醒您,被继承可以采用公证、自书、代书、录音、口头等方式立下遗嘱。遗嘱并不需要公证,只要遗嘱表示了被继承人的真实意思,那么不公证也会发生法律效力。
如果留有遗嘱且确认该遗嘱是合法有效的,就应当按照遗嘱里面的规定来办理继承。但是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形,遗产中的有关部分就会按照法定继承来办理:
1.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
2.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
3.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
4.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
5.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需要遗嘱产生效力的,就是需要其要件是符合继承法的相关法律规定的,才是能够让遗嘱有法律效力的,不然就会导致遗嘱无法生效。那么今天就跟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看看遗嘱生效
遗嘱的形式要件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老人去世后还没有几天,兄弟姐妹几个就为了继承老人的遗产打得不可开交。如果有一份遗嘱的话,可以避免许多的争议。从法律精神上来说
遗嘱要生效必须同时具备3个条件并非遗嘱人作出的任何遗嘱都是合法有效的。遗嘱要想生效,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遗嘱人立遗嘱时神志清醒,不存在被强迫或者欺骗的情
遗嘱有争议四年了在普法院起诉法院会支持,遗嘱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身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开始计算,超过二十年的法院不予保护。
相关栏目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