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 > 知识产权动态 > 国内知识产权动态 > 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依据是什么

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依据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4-21 09:01:04 人浏览

导读:

在现实生活中,针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往往很多时候当事人的知识产权会受到侵犯,那么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依据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在现实生活中,针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往往很多时候当事人的知识产权会受到侵犯,那么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依据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依据是什么

  知识产权的法律依据:

  知识产权法律,如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

  知识产权行政法规。其主要有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专利法实施细则、商标法实施条例、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等。

  知识产权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如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

  知识产权行政规章,如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规定。

  二、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专利制度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一)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专利法律法规体系。1992年和2000年中国专利法进行了两次修改,进一步明确了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立法宗旨,强化了专利司法和行政执法力度,修改后的专利法进一步适应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和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同时也达到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协议》中所规定的专利保护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专利保护、专利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

  (二)知识产权工作得到了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各省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在大量压缩编制、精减机构的情况下,将中国专利局更名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并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列入政府行政序列。在省级政府机构改革中,各地管理专利工作机构的建设总体得到加强,出现了政府主导、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推动专利工作的良好局面。

  (三)形成了包括专利管理、审查、研究、教育、执法、中介服务以及专利信息等组织机构在内的全国专利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专利保护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发明创造活动充满生机活力,专利申请量增长势头强劲。“九五”期间,中国受理的专利申请量比“八五”期间增长了81%,年均增长15.7%.

  (四)形成了司法和行政执法两条途径、协调运作的专利保护机制。截止2000年底,法院和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共受理和处理专利纠纷案和侵权案1.5万件,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还查处冒充专利行为4000多件。

  (五)不断开拓国际合作的新局面。中国已参加了有关专利方面的国际公约,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中的声誉。

  三、我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是什么

  我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包括:引入惩罚性的赔偿措施,提高侵权赔偿的上限。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的工作格局,综合运用审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节,形成知识产权保护的合力。要加快建设一批知识产权的保护中心,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维权渠道,对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的知识产权一视同仁,同等保护。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依据是什么的相关知识,针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涉及到的法律有商标法、专利法和著作权法等。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