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取保候审 > 什么时候取保候审可能撤销

什么时候取保候审可能撤销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5-18 11:05:32 人浏览

导读:

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公民而言,很多时候出现违法犯罪行为往往是可以按照规定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那么什么时候取保候审可能撤销?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公民而言,很多时候出现违法犯罪行为往往是可以按照规定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那么什么时候取保候审可能撤销?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什么时候取保候审可能撤销

  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依法解除取保候审;或者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二、“可能判处”的取保候审条件

  取保候审是强制措施中对人身的强制程度较轻的一种,适用取保候审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1条、第60条、第65条、第75条的规定,对于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的;

  对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需要逮捕而证据还不充足的;

  法定羁押期限届满尚不能结案的;

  提请逮捕后,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需要复议、复核的;

  移送起广播后,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需要复议、复核的;

  以上七个条件只要具备其中之一就可以适用取保候审。

  在理解时要注意《刑事诉讼法》第51条中所谓的“可能判处”的具体含义。

  司法实践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认识,即简单地认为认定“可能判处”的刑罚是一种自由心证,对嫌疑的犯罪,只要刑法的相关条文或量刑幅度中规定有的刑罚手段,均可以认为是“可能判处”的刑罚,而无没有必要再做进一步的证明,并认为这就是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享有的一项刑事司法权。我们认为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它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保障是非常有害的。

  三、撤销或变更取保候审的情形有哪些

  不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发现采取取保候审决定不当的。已被逮捕的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已被逮捕的被告人,案件不能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审结的。已被逮捕的被告人正在怀孕或者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已被逮捕的被告人,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处管制或者宣告缓刑以及单独适用附加刑,判决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已被逮捕的被告人,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期间,被告人被羁押的时间已到第一审人民法院对其判处的刑期期限的9.已被逮捕的被告人,因进行司法鉴定而尚未审结的案件,法律规定的期限届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取保候审的被保证人或者说是保证对象,既然保证对象都不存在了,取保候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和意义,当然也应当予以撤销。保证人死亡、重伤或者出现其他丧失保证能力情形的。保证人是取保候审的义务主体,保证人资格的存在以其具有保证能力为前提条件,如果没有或者丧失了保证能力,保证义务的履行就成为事实上的不可能,取保候审也就随之应当予以变更。公安机关提请逮捕以后,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案件需要复议、复核的,或者移送起诉后,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需要复议、复核的。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什么时候取保候审可能撤销的相关知识,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撤销取保候审。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