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仲裁法 > 仲裁程序 > 仲裁与诉讼的联系与区别

仲裁与诉讼的联系与区别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5-19 07:54:56 人浏览

导读:

大家产生纠纷之后可以采用法律方式和非法律方式来解决,非法律方式是双方可以私下调解,法律手段是提起诉讼与仲裁,那么仲裁与诉讼的联系与区别?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大家产生纠纷之后可以采用法律方式和非法律方式来解决,非法律方式是双方可以私下调解,法律手段是提起诉讼与仲裁,那么仲裁与诉讼的联系与区别?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仲裁与诉讼的联系与区别

  仲裁和民事诉讼都是解决合同纠纷的方法。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在争议发生之前或者争议发生之后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交给第三方做出裁决,争议双方有义务执行该裁决,从而解决争议的法律制度。 民事诉讼,就是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案件和其他案件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各种诉讼法律关系的总和。

  (一)两者有一定的联系:依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有权对仲裁协议的效力进行认定、进行证据保全、财产保全并且可以执行、撤销仲裁裁决

  (二)仲裁与诉讼相比,又有自身的特点:

  1、仲裁的前提是当事人双方达成仲裁协议,表明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机关。而民事诉讼不需要双方协商,只要一方的起诉符合法定条件法院就会受理。

  2是当事人有权选择仲裁员。而民事诉讼的审判人员由人民法院决定。

  3、仲裁一般不公开审理,这有利于保守当事人的商业秘密。而民事诉讼无特殊情况必须公开审理。

  4、仲裁实行一审终局制。当事人不得就同一事实再次申请仲裁,也不能向人民法院再行起诉、上诉。而民事诉讼可经过一审、二审和再审三个阶段。

 

   二、仲裁和诉讼的关系 

  劳动争议发生后申请仲裁是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也就是说劳动争议发生应该先到劳动仲裁去申请立案,开庭;

  裁决后,如果不服裁决,才可以到当地的人民法院上诉,法院才会受理,直接去法院申请劳动仲裁是不会被受理的。

  《最高院司法解释》第一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下列纠纷,属于《劳动法》第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

  (三)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

 三、仲裁的主要优缺点

  优点:快捷性——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仲裁裁决一旦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经济性——仲裁可以及时地解决争议,减少当事人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消耗,从而节省费用。

  强制性——仲裁裁决一旦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

  缺点:自愿性(除劳动仲裁)——提交仲裁须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仲裁协议,当事人可以协商选择是否仲裁、由哪个机构仲裁、仲裁什么事项、仲裁员等。

  诉讼的优缺点:

  优点:主要是可以充分全面保护你的合法权益,比较公正,处理的结果生效后具有终局的法律效力,具有执行力;

  缺点:(应该说是弊端合适)程序比较繁杂,周期较长,需要耗费一定的精力和财力(律师费,立案费等),也有可能使双方的关系恶化。

  法律依据:我国《仲裁法》规定,仲裁裁决与法院判决具有同样的执行力;我国是《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的缔约国。我国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在缔约的140多个国家、地区得到承认和执行。

  而法院判决只在本国领域里有强制执行的效力。而法院的判决,如果没有司法互助协议,是不能得到外国法院的承认和执行。

  在生活中如果产生了劳动争议,可以选择仲裁或者诉讼两种途径去解决,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仲裁与诉讼的联系与区别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