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辑电影需要版权吗
导读:
随着知识产权在我们国家的推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版权的重要性,那些平时喜欢剪辑电影的年轻人也会担心起侵权的问题。那么剪辑电影需要版权吗?关于剪辑电影需不需要版权的法律问题,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解答吧。
二次创作又称再创作,是指使用了已存在著作物的文字、图像、影片、音乐或其他艺术作品。而这些作品则称为“二次创作物”。如果以盈利为目的并实施了复制、发行等行为,未获得作者许可的二次创作,无论原作品的改动程度多少,均构成侵权。
如果只是很少一部分的借鉴,也没有原作者许可,对原作品的内容没有进行本质的改动,你的二次创作可能侵犯了复制权。如果你对原作品改动程度很大,或者你的创作作品中引用了原作品的很多内容,在没有原作者许可的情况下,你的行为则可能构成侵犯改编权,也可能被原作者追究你的侵权赔偿责任。如果二次创作后的作品具有一定的独创性,虽然也构成侵权,但是也可能构成改编作品,享有著作权。
著作权归属的确定具体如下:
(一)由公民个人创作完成的作品,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该公民对作品享有著作权;
(二)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
(三)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
(四)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
(五)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
在我国,版权就是著作权。
版权是指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包括财产权、人身权。版权的取得有两种方式:自动取得和登记取得。
在中国,按照著作权法规定,作品完成就自动有版权。所谓完成,是相对而言,只要创作的对象已经满足法定的作品构成条件,即可作为作品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在学理上,根据性质不同,版权可分为著作权及邻接权。简单来说,著作权是针对原创相关精神产品的人而言的,而邻接权的概念,是针对表演或者协助传播作品载体的有关产业的参加者而言的,比如表演者、录音录像制品制作者、广播电视台、出版社等等。
以上是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关于剪辑电影需要版权吗的内容,剪辑电影需不需要版权算不算侵权,其实是很难确定的,二次创作不完全属于侵权。如果遇到什么问题或者还有不理解的地方,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艺人合同违约赔偿标准最高一般不得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构成侵犯著作权罪的条件是:1、行为人在主观上是故意的,并且是以营利为目的。2、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本条规定的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3、行为人的上述行为,必须是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才构成犯罪。
如果被剪辑的录音是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依法收集的证据,与案件有关联的,真实可信的,法庭会用;如果被剪辑的录音是非法收集的证据或者是虚假证据的,法庭就不会用。
演绎作品著作权一般是构成侵权的。且需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在使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汇编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进行出版、演出和制作录音录像制品时,应当提前征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相应的报酬,否则将认定为侵权行为。
著作权不需要去任何部门办理,即著作权可自动获取。但关于著作权的登记,应当前往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认定的软件登记机构办理。并且申请办理登记还应当缴纳相应的登记费用。
建筑作品版权使用期限一般认定为50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自然人的作品的相关著作权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但是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