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务类型 > 金融债务 > 债务融资 > 决定是否接受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注册

决定是否接受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注册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11-17 07:41:56 人浏览

导读:

债务融资工具在发行后是需要根据注册制度来进行一些相关办理,同时也要参考一些注册规则来进行办理我国的一些用户,那么他有哪些注意事项?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决定是否接受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注册问题的解答,带着问题我们一起往下看。

  债务融资工具在发行后是需要根据注册制度来进行一些相关办理,同时也要参考一些注册规则来进行办理我国的一些用户,那么他有哪些注意事项?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决定是否接受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注册问题的解答,带着问题我们一起往下看。

  一、决定是否接受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注册

  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注册实行注册会议制度,由注册会议决定是否接受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注册。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应根据《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注册规则》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负责受理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发行注册。交易商协会设注册委员会。注册委员会通过注册会议行使职责。注册会议决定是否接受发行注册。注册委员会委员由市场相关专业人士组成。专业人士由交易商协会会员推荐,由交易商协会常务理事会审议决定。

 决定是否接受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注册 

  二、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最常用的方式

  债务融资工具发行实行注册制,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应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进行注册,交易商协会依据中国人民银行《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和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相关自律规则对企业注册文件的完备性进行审核,而不要求企业提供详细的资金用途,因而其资金运用较企业债券更为灵活。公开发行首次注册一般1个月;非公开定向发行首次注册一般1个星期。

  三、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要有哪些

  (一)短期融资券

  产品定义: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约定在1年内还本付息的债务融资工具。

  产品解析:

  1、发行主体:非金融企业

  2、发行规模:待偿还余额不得超过企业净资产的40%。

  3、发行期限:1年以内,根据交易商协会指引,一般标准期限为3、6、9或12个月。

  4、募集资金用途:应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并在发行文件中明确披露具体资金用途,且在续期内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应提前披露。

  5、发行注册方式:一次注册,一次或分期发行,一般按企业信用发行,无需抵押、担保。

  (二)中期票据

  产品定义: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按照计划分期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债务融资工具。(英文简称:MTN,Medium-termNote)

  产品解析:

  1、发行主体:非金融企业

  2、发行规模:待偿还余额不得超过企业净资产的40%。

  3、发行期限:未有硬性规定,从已发行的中期票据看,大多数集中在3-5年。

  4、募集资金用途:应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并在发行文件中明确披露具体资金用途,在存续期内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应提前披露。

  5、发行注册方式:一次注册,一次或分期发行,一般按企业信用发行,无需抵押、担保。

  (三)中小企业集合票据

  产品定义:是指2个(含)以上、10个(含)以下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小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统一产品设计、统一券种冠名、统一信用增进、统一发行注册方式共同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债务融资工具。

  产品解析:

  1、发行主体:中小非金融企业,可由2-10家中小企业组成,参与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清晰,各企业的偿付责任明确。允许发行企业独立负债并按负债数额享有权利,承担相应义务。发行企业之间需根据承担的责任不同,明确约定彼此之间的法律关系,如连带责任、部分连带责任、独立负债等。

  2、发行规模:单只不超过10亿元,单个发行企业不超过2亿元,单个企业不超过其净资产40%。

  3、发行期限:未有硬性规定,主承销商和发行企业结合市场环境协商确定,一般按3、6、9月或1年(含)以上以年为单位的整数期限。

  4、募集资金用途:企业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募集的资金应用于符合国家相关法律及政策要求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5、发行注册方式:一次注册、一次发行

  6、偿债保障措施:从目前已发行的情况看,集合票据需要安排包括信用增进、资金偿付安排等偿债保证措施。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决定是否接受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注册问题的详细解答,对于我国的企业在发行融资工具过程当中,它可以根据产品的性质来进行定义处理,可以选择合适自己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网站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