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回避 > 回避制度 > 行政案件申请回避的方式

行政案件申请回避的方式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5-27 07:44:50 人浏览

导读:

一般我们在处理行政案件的时候,如果要求回避的话,当事人是必须经过申请的,或者是办案的相关人员自行回避的方式,具体都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行政案件申请回避的方式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般我们在处理行政案件的时候,如果要求回避的话,当事人是必须经过申请的,或者是办案的相关人员自行回避的方式,具体都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行政案件申请回避的方式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行政案件申请回避的方式

  回避的方式分为自行回避、申请回避和指令回避三种:

  (1)自行回避。是指参加查办案件的人员在接受承办案件任务时或在查办案件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与本案具有规定需要回避的情形,主动提出不参加或不继续参加查办本案的请求。

  (2)申请回避。是指在查办案件中,参加查办案件的人员符合回避条件,应当回避而不自行回避时,有关人员以口头或书面方式申请回避一种回避方式。这里所说的有关人员主要是指被调查人、检举控告人以及与案件的处理结果可能有某种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3)指令回避。是指参加查办案件的人员符合回避条件,本人没有提出自行回避,被调查人、检举控告人及其他有关人员也没有申请其回避的,由有回避决定权的机关或负责人直接作出决定,告知或责令其回避的一种回避方式。

  

  二、行政治安案件回避的情形是什么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1条规定,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被侵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2)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人民警察的回避,由其所属的公安机关决定;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上一级公安机关决定。

  三、行政案件回避谁决定

  当事人申请回避和审判人员主动回避。认为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当事人申请回避,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应当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3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决定。

  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申请人对驳回回避申请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决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对申请人的复议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3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审判人员主动回避是审判人员认为自己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应当申请回避。回避的规定同时适用于其他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行政案件申请回避的方式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我们知道行政案件申请回避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自行回避、申请回避、指令回避。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也可以来咨询法律快车。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