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民法典中关于要约邀请和承诺合同的规定是怎样的?

更新时间:2023-11-21 07:24:06人浏览
问题描述:
请问民法典中关于要约邀请和承诺合同的规定是怎样的?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鹰潭 咨询我
服务地区-江西鹰潭

1、要约是当事人自己主动愿意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以订立合同为直接的目的;要约邀请是当事人希望对方主动向自己提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2、要约必须包括将来可能订立的合同的主要的内容,要约中含有当事人表示愿意接受要约约束的意思,而要约邀请则不含有当事人接受约束的意思。
3、要约大多数是针对特定的相对人的,故要约往往采用对话方式和信函的方式,而要约邀请一般针对不特定的相对人的,故往往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介手段。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二条 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第四百七十三条 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
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债券募集办法、基金招募说明书、商业广告和宣传、寄送的价目表等为要约邀请。
商业广告和宣传的内容符合要约条件的,构成要约。
第四百七十四条 要约生效的时间适用本法第一百三十七条的规定。
第四百七十五条 要约可以撤回。要约的撤回适用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
2023-11-21 07:24:06
宜春 咨询我
服务地区-江西宜春

一、要约邀请构成合同吗
1、要约邀请不构成合同。合同成立应当具备要约和承诺阶段,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包括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债券募集办法、基金招募说明书等。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二条
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第四百七十三条
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
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债券募集办法、基金招募说明书、商业广告和宣传、寄送的价目表等为要约邀请。
商业广告和宣传的内容符合要约条件的,构成要约。
二、约和要约邀请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约和要约邀请的主要区别如下:
1、目的不同,要约是以订立合同为直接的目的;要约邀请是当事人希望对方主动向自己提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2、所包含的内容不同,要约中必须包含未来可能订立合同的主要内容;
3、面对的人数不同。
要约一般是面向特定的人,而要约邀请一般是面向不特定的多数人。
2023-11-21 07:22:09
南昌 咨询我
服务地区-江西南昌
民法典中的要约邀请有:
1、符合要约条件的商业广告和宣传;
2、拍卖、招标公告;
3、商品价目表;
4、招股说明书、基金招募说明书;
5、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其他表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二条
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第四百七十三条
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
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债券募集办法、基金招募说明书、商业广告和宣传、寄送的价目表等为要约邀请。
商业广告和宣传的内容符合要约条件的,构成要约。
2023-11-21 07:21:41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电子合同中的要约与承诺如何区别
电子合同中的要约与承诺如何区别
核心内容:由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我们签订合同的方式开始变得多样化,尤其是电子合同,很多人往往会越来越搞不清合同什么时候属于要约,什么时候属于承诺,概念上的相
要约
人浏览
要约和撤回同时到达要如何处理?
要约和撤回同时到达要如何处理?
要约和撤回同时到达,要约被依法撤回。为了尊重要约人的意志和保护要约人的利益,只要要约撤回的通知先于或同时与要约到达受要约
债权债务
次播放
合同法规定要约与承诺制度的意义
合同法规定要约与承诺制度的意义
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本质上是一种合意。使合同得以成立的合意是指当事人对合同必备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当事人合议的过程,对合同
承诺
人浏览
合同法对要约和承诺的规定
合同法对要约和承诺的规定
合同法规定,要约、承诺是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采取的方式。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内容具体确定;(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
要约
人浏览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受理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后一般三至六个月宣判。如果人民法院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需要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宣判,若是有特殊情况导致延长了的,就可能会超过六个月;如
民事案由
人浏览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